正乾皇帝特意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孙石到东平府秘密召见孔端操,当然不可能让其人白跑一趟。

    孔端操学着当日孙石的样子,以手指蘸上茶水,在桌上写下了五个字

    “孔子改制考”!

    这五字似是欲要跃出桌面择人而噬的上古凶兽,让孔端友不敢正视。

    其人甚至连大同帝国需要孔子改什么“制”,又从何处“考”都没有询问,便以“我需静静”为由,将胞弟赶出了书房,留下自己单独思考这个要命的问题。

    呆坐良久,直到桌上的字迹因茶水挥发完全淡去,已经看不到半点痕迹,孔端友才稍稍理清了头绪。

    孔子因儒学而尊,孔氏又因孔子而贵。

    春秋战国大争之世,儒家能在百家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成为显学,孔子功不可没。

    但若是没有董子“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促使汉武帝将儒学确定为大汉帝国的正统思想,孔子在儒学上的造诣再高,也只能是一门一派的集大成者。

    便如墨翟相对于墨、老聃相对于道、韩非相对于法,无论他们生前多么辉煌,死后都要面临学术居于旁末,后裔泯然众人的结局。

    儒家表面复古,内核却是疑古。

    千百年来,儒学多次大发展都是以古为名,借古论今,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从这点意义上讲,孔子虽被众儒生尊为儒家圣人,但儒学这些年的发展成就却不属于孔子独有,更不可能属于其后裔私有。

    谁要是当真了,谁就是读书读坏了脑子的真傻子。

    正因为如此,造反起家的正乾皇帝虽然多有惊世骇俗之言,却从没有攻击孔子的地位,也没有否定儒家的贡献,而是循循诱导儒生们走上歪路。

    以其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来看,“孔子改制考”肯定借孔子之名重塑儒学的根。

    最终有多大的效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

    因尊孔尊儒而富贵千年的孔氏子孙,如今却要借先祖之名伪称改制,可见“格儒”之道势不可当,就连孔氏子孙也要急着改换门庭。

    孔端友敢肯定,孔氏一旦这样做了,就是自绝于天下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