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孔氏子孙便只能在伪学“格儒”这条道走到黑,再没有回头路。
当然,有了这份“投名状”,孔氏肯定能换来大同帝国的礼遇。
孔端友毫不怀疑正乾皇帝有改天换地的决心和能力,只要大同帝国日后一统天下,孔氏凭借这份“投名状”,至少一两百年内不用担心家族的命运。
可万一正乾皇帝的大业半道而殂,大宋中兴,天下再次回归旧秩序,卖祖附逆的孔氏又该何去何从?
孔端友的见识并不比平常人差上分毫,但生而富贵,数十年来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终究少了一份“光棍劲”。
枯坐至晚饭时分,其人还是无法作出抉择,饭也没心情吃了,径直前往从父孔传的宅院,与其商议至半夜方回,又召孔端操密议。
次日大早,孔端友不顾疲乏,遣人通知各族老,下午召开孔氏宗族大会。
孔氏宗族大会召开的时机非常突兀,议题更是惊人。
会议一开始,衍圣公便宣布其人决意奉天子诏,带族人南迁。
历经千年的繁衍,孔氏族人早已遍及整个仙源县的社会各阶层,就连孔府内的异姓仆人,实际上也是之前改姓的孔氏子孙。
不用专门调查就能知道,出了五服的孔氏族人绝大部分已经沦为了底层贫民。
所谓“带族人南迁”,自不可能包括他们。
甚至,在共建会已经初步掌控仙源县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安稳生活,这些人不仅不会走,还有极大可能会阻止孔氏嫡脉出逃。
这也是孔端友定下决心后就急着开会的原因——再不走就真有可能走不脱了。
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不仅是事实上与嫡脉成了两个世界的孔氏下层不愿意走,上层也有很多人无法理解衍圣公的举动。
大同帝国事实控制了袭庆府后,确实没有礼遇孔氏的积极行动,但也没有特别针对。
只是先压一压孔氏的傲气再册封,不是常规操作么?
本地共建会的行动如其说是来自大同帝国的恶意,还不如说是孔氏内部本身的矛盾。
仙源县本就不是什么人间乐土,宗法之下孔氏子孙也分三六九等,照样有各种无法回避的尖锐社会矛盾。
当然,有了这份“投名状”,孔氏肯定能换来大同帝国的礼遇。
孔端友毫不怀疑正乾皇帝有改天换地的决心和能力,只要大同帝国日后一统天下,孔氏凭借这份“投名状”,至少一两百年内不用担心家族的命运。
可万一正乾皇帝的大业半道而殂,大宋中兴,天下再次回归旧秩序,卖祖附逆的孔氏又该何去何从?
孔端友的见识并不比平常人差上分毫,但生而富贵,数十年来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磨难,终究少了一份“光棍劲”。
枯坐至晚饭时分,其人还是无法作出抉择,饭也没心情吃了,径直前往从父孔传的宅院,与其商议至半夜方回,又召孔端操密议。
次日大早,孔端友不顾疲乏,遣人通知各族老,下午召开孔氏宗族大会。
孔氏宗族大会召开的时机非常突兀,议题更是惊人。
会议一开始,衍圣公便宣布其人决意奉天子诏,带族人南迁。
历经千年的繁衍,孔氏族人早已遍及整个仙源县的社会各阶层,就连孔府内的异姓仆人,实际上也是之前改姓的孔氏子孙。
不用专门调查就能知道,出了五服的孔氏族人绝大部分已经沦为了底层贫民。
所谓“带族人南迁”,自不可能包括他们。
甚至,在共建会已经初步掌控仙源县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安稳生活,这些人不仅不会走,还有极大可能会阻止孔氏嫡脉出逃。
这也是孔端友定下决心后就急着开会的原因——再不走就真有可能走不脱了。
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不仅是事实上与嫡脉成了两个世界的孔氏下层不愿意走,上层也有很多人无法理解衍圣公的举动。
大同帝国事实控制了袭庆府后,确实没有礼遇孔氏的积极行动,但也没有特别针对。
只是先压一压孔氏的傲气再册封,不是常规操作么?
本地共建会的行动如其说是来自大同帝国的恶意,还不如说是孔氏内部本身的矛盾。
仙源县本就不是什么人间乐土,宗法之下孔氏子孙也分三六九等,照样有各种无法回避的尖锐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