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辰安坦然道:“如若大人做不到,则请让贤。请放心,知道大人一家老小皆在临波,我不会赶你们走,而且有我在一天就能保你们一日平安。”

    朱郡守有些为难:这个年轻人在自己治下也有几年,做的那些事他亦知晓,只是他素来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像私训家兵什么的他也没能力管。现在吧,朝廷是指望不上了,他自己家底又薄,难道真指望这个毛头小子?

    季鸿宾适时呈上临波郡守备军册。朱郡守翻都不用翻,知道自己手里那点人马确实不是傅辰安他们的对手。

    傅辰安却讲起了故事:“天圣五年,大人二十七岁为梅州瑶城县令,春逢大旱,大人亲自带人挖渠引水灌溉农田。天圣十年,大人为云门郡河口县令,当地蛮夷动乱,朝廷无力弹压,大人亲自训练民兵与之血战,平息动乱后又带人深入不毛,教化蛮夷山民……”

    朱郡守回想自己这半生宦海,值得说道的便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口中所说的那几件。

    是啊,谁年轻的时候没有满腔为国为民的沸腾热血!当年的朱郡守亦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如此平庸的一个人,还是年轻时的自己会看不上的那种。

    故事讲完了,傅辰安问:“朝廷覆灭,我们只能自救。大人愿否?”

    不是“敢不敢”,也不是“能不能”,而是问“愿不愿”!

    “好。”话音落下,朱郡守心中仿佛又感受到了一回自己的少年狂气!

    九月初七,临波郡永城县城门口。

    现在正是秋收后,百姓皆要进城给官府纳粮,城门口较平日要热闹许多。一群进城的百姓正围在城门口看告示——好多人不识字,正等着那个识字的一字一句读:

    “告永城百姓:即日起凡到县府纳粮者,遇短斤少两、遇故意刁难者皆可告官,一经查实立即查处绝不姑息……”

    老百姓才不信这鬼话,一位老者叹息道:“凡百姓纳粮,收粮官哪有不中饱私囊的?”

    “就是!哪一次不是将袋子上堆的尖尖的,然后再狠狠踹几脚才过称?”——这确实是朝廷纳粮的惯例,踹下来的算“火耗”,最后全都落入收粮官袋中。

    “哎,算了算了别看了,只祈求一会儿的‘铁腿功’脚下留情吧……”

    傅辰安与王是听着这些议论,对望一眼,皆是无奈。

    王是便站出去高声道:“官府正告以示民众,就是要革除积弊,各位乡亲父老请相信官府,遇到不公、遇到刁难,一定要告官……”

    他这话自然无人相信。

    “你算哪根葱?你说的话能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