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晚生是什么,晚生都是要与小拂长相厮守……”金幼孜此刻倒是神情澹澹,一派笃定。

    陶弘景自袖间取出一张信笺,在他二人面前扬了扬,“瞧清楚了,这是啥?竹麻纸,造册订籍最合适的用料。”

    紧接着,他将那纸揉了揉,扔进一旁的一道溪流之中,“你,”他指着金幼孜,“瞅瞅还能用么?”

    金幼孜探身将那纸取出,被那水浸透,早已烂乎乎一团。

    “你们俩,就如这般,无法在一处。”

    桐拂失笑,“陶先生打的这比方,还真是有趣……”

    陶弘景凉凉瞥了她一眼,“笑,有你笑不出的时候。对了,我劝你们,这茅山就不要随随便便的过来。还有啊,那个后湖,哦对,你们这会儿该是别的名字。也不要随随便便的去晃荡,指不定遇见什么……”

    “那好啊!”金幼孜忽然两眼放光,“若能一见梁太子东宫万卷藏书,不枉此生!”

    “我才不带你去……”桐拂鄙夷道。

    “不不,”陶弘景打断她,“要看他愿不愿意带你去。不过说真的,若是当真去了,你个小水魄,万莫对那些书卷动手动脚。那可是德施最宝贝的东西……否则……咳咳,不可说不可说,今日说了太多……”

    言罢掉头就走,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桐拂听了一头雾水,还没转过神,就听金幼孜激动道“昭明!昭明太子!”

    她吓了一跳,赶紧回头瞧他,倒也不似失心疯了。

    金幼孜一把将桐拂揪住,“德施,德施是昭明太子,萧统!于时东宫有书籍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桐拂却猛地想到另一事,失声道“十七?!十七呢?”

    金幼孜这才回过神,二人急急转身四顾,但见漫山白牡丹摇曳生姿。牡丹丛中,青石之上,秣十七枕花而眠正酣睡不醒。

    待二人将犹在沉睡的秣十七抬上马车,天色已晚。马车辘辘而行,金幼孜与桐拂却是各自心思。

    驾车人忽在外头扬声问道“如今已过戌时,回城怕是不及。再往前走一炷香,有个古驿站,可要歇息一夜?”

    “也好。”金幼孜原也担心夜路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