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参观结束以后,华东政府和革命者正式展开了会谈。代表华东政府出席的是秦铮,夏思痛作陪;而革命者方面,则是6位代表出席,毕竟这样的正式会谈,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参加,因此其他人包括两名日本人,都没能参加这次会谈。

    双方见面之后,分别坐下,秦铮首先道:“几位已经在青岛参观了三天,不知道对我们青岛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

    黄兴道:“这三天时间里,确实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如果我们中国人都能像贵众这般有为,崛起之日只怕是指日可待了。”

    秦铮呵呵笑道:“黄先生太过奖了。”

    这时陈天华道:“秦议长,我有个问题想问你们,在第一天就有了,希望秦先生能够为我解答。”

    秦铮笑道:“什么问题,只要是我能答得上来的,定尽力为陈先生解答。”

    陈天华道:“你们能够制造军舰,又有军队,有武器,为什么不立刻举旗起义,推翻清廷。而且以贵众的声望,只要义旗一举,振臂一呼,必将是全国响应,从者如云,推翻满清,易如反掌,那时解民众于水火,救中国于危难,全在贵众一念之间。”

    秦铮略一沉吟,道:“不错,不是我夸口,也用不着全国响应,只是以我们华东政府现在的实力,如果现在就举旗起义,最多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攻入北京,推翻清廷。”

    陈天华击掌道:“好啊,既然是这样,你们为何还要和清廷虚与委蛇,要知道现在清廷是中国的首害,中国所以愚味落后,都是清廷之过,只要清廷不灭,中国就永无宁日。”

    秦铮点了点头,道:“不知道陈先生想过没有,我们攻入北京之后,推翻了清廷,又该怎么做呢?”

    陈天华怔了一怔,一时答不上来,他一直都是以推翻清廷的统治为最高目标,但却从来没有想过,推翻了清廷以后该怎么办?过了好一会儿,陈天华道:“如果推翻了清廷,我中国自然就天下太平了,然后就可以励精图治,富国强兵。”

    秦铮的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其实这也是这个时代革命者的通病,就是只想着怎样推翻清廷,但都没有想过推翻清廷之后怎么办,在革命者看来,清廷是中国落后、腐朽、无能的罪魁祸首,因此只要推翻了清廷,就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中国就可以自动走向文明、开化、富强。

    但秦铮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容易,旧时空里有足够的经验说明,革命的第二天才是最难的。而孙中山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革命领袖,就是他比一般向革命者领先半步,能够想到推翻清廷以后干什么,提出一个三民主义的概念来。但也仅仅只是领先半步,因为缺乏俱体的行动方案和客观条件。

    秦铮道:“陈先生,请恕我直言,我认为你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既使我们攻占了北京,也并不等于是就推翻了清廷,我们攻占北京之后,大概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清廷在我们攻占北京之前就己出逃,逃到山西、陕北,甚致是南方,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庚子国变时,清廷就是这样做的,然后清廷可以号招其他各地方官员举师勤王,再和我们为敌争斗;二是清廷来不及逃,被我们消灭,但清廷南方的地方官员或者联合起来推出一个共主,或者各自割据一方,成为一方势立。但无论是那一种可能性,外国势力都必然会趁机介入,或者直接武装干涉,甚致是侵略,或者扶植代理人替他们卖命,但总之中国都将陷入全面的内乱中。这恐怕也不是陈先生希望看到的结果吧。”

    陈天华呆了好一会,才道:“恐怕不会到这一步吧,现在满清早已尽失人心,就算逃到南方,也未必有大做为。各地方官员也未必会再听从满清的命多,在庚子国变期间,南方的地方官员们不是搞出东南互保,不复听从清廷的命令吗。”

    秦铮摇了摇头,道:“清廷已尽失人心是不假,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清廷己立国260余年,余威犹在。虽然在庚子国变期间,南方的地方官员们搞了个东南互保,但那只是为了免受义和团之害,并非真的反叛清廷,而且清廷逃到西安之后,地方官员纷纷遣使问候,以示依旧臣服淸廷,可见清廷现在仍然尚有余荫,地方官员也未必就会轻易弃之。”

    黄兴道:“你们既然有把握攻占北京,那么就算是满清朝廷逃到南方,又有何足惧,大可以直接挥师南下,统一全国。”

    秦铮道:“话不能这么说,我敢夸口在一个月内攻克北京,是因为山东与河北相连,离北京较近,而且我们在天津还有一席之地,一但发动,必然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北京,速战速决,而南方离山东较远,又有长江分割,因此无论清廷有没有逃到南方,只要是成为南北对持之局,就必是旷日持久之战,比拼的是综合实力,我们现在只有山东一地,而且我们华东政府成立的时间不长,积累的物资有限,目前最多只能控制华北数省,还不是以立刻统一全国。”

    黄兴听了,也默然不语,他毕竟是学军事的,当然知道打仗其实就是打的后勤,战争归根到底还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而现在华东政府只占有山东一省之地,因此要求他们有对抗全国的实力,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