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的建立其实和以前三公九卿制没什么区别,只是从三公九卿,变成了各部尚书。

    整理好的奏折和文件,经过各部尚书批阅确定,然后送到中书省,一般来说是交给分管的宰辅来批阅。这里目前兵部和刑部就归皇甫嵩管,其他四部暂时由蔡邕负责。

    蔡邕把下面的奏折翻阅,查看后进行批注,送给刘韬进行最后批复。依靠后世看小说累积下来的经验,以及超强的记忆力和智慧,基本上一扫眼就差不多看完。

    再看看蔡邕用蓝色笔写下的批注和官印,最后用朱砂红笔进行最终批复,用印。

    最后由门下省的官吏,把这些奏折分门别类,送回各部,交给各部处理。

    “也就是说,宰辅至少也要六人才行……”刘韬把最后一份奏折批阅完毕,送了出去。

    闲着无聊,稍微凝聚了一下卷轴,并且交给简雍保管。后者亲自送到秘库里面收藏,扣除他和刘韬之外,任何人不许进入秘库。哪怕随便靠近,少不得锦衣卫都会盘问一番。

    “这几年也没什么大事,三年或者五年,卢尚书和朱尚书,也差不多可以到中书省了。”简雍接过卷轴,似乎听到刘韬的呢喃,于是笑着说道。

    就算刘韬已经当了皇帝,这位依然有些不太正经,大大咧咧的,而且有话说话不憋着。

    其实刘韬就喜欢这样,什么都支支吾吾不敢说,或者唯唯诺诺当应声虫的话,那感觉会非常无趣。难得的是,简雍的‘口无遮拦’,至少还是有一定尺度的。

    绝对不会像杨修一样,各种炫耀自己的智商,然后把自己给玩死了。

    “三五年,也不知道那些家伙给不给我们三五年。”刘韬随口回道。

    “他们要么就是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要么会优先选择对周边扩张。”简雍想了想,“毕竟攻打我们,背后却被邻居给偷袭了,最后前线的士卒也被我们击败,这就要亏大了!”

    “这倒是……”刘韬笑了笑。

    不欺负差不多,甚至比自己弱的邻居,跑过来撞他这个铁桶,头铁也不是这样啊!

    尤其燕王、韩王和魏王至今没有登基称帝,直接成了其他皇帝的眼中钉。不过刘韬觉得,他们不称帝,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至少他们还有退路,不至于只能和其他‘大汉’死磕到底。同时也成了其他‘大汉’的争夺对象,甚至还能向周边发动进攻。

    比起一个名义上的‘陛下’,实际的地盘和实力,其实才更重要。

    就说他这边,原本也可以假惺惺称个‘秦王’什么的。看他们称帝,看他们互相攻打,自己在关中闷声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