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高台的皇后一袭鸾凤朝服,双袖宽大,舒展开来只见侧边绣着朵朵娇艳欲滴的牡丹,发间一只七宝珊瑚簪,华髻露鬓,凛然生威,怒视着底下的陈灼月。

    群臣们都知晓她是镇国将军陈平的女儿,三日前还在前线作战的陈将军被陛下连下九道紧急圣旨连夜给召了回来。如今早就被释了兵权,以通敌叛国之罪关押在天牢,择日问斩。

    景文帝的眼中浮出一抹恶色,陈家的人怎么到哪儿都非要给自己点儿不痛快。

    “陈平的罪乃是他手下副将亲自向朕举报的,将军府中又搜出不少罪证,如今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大闹宴席,是也想去天牢里陪他?”

    “召顺三十一年,将军雪夜带兵突袭成国军营,身中三刀五箭,拼死夺回失地,归来之时伤痕累累,命在旦夕。”

    “召顺三十五年,荣国发兵,满朝无人敢应,是将军挺身而出,写下生死状,仅用一月便将其驱逐出境,护我朝十年无忧。”

    “召顺三十八年,天降大旱,百姓饥馑,人人争着发国难财之际,将军散尽家资,亲自前往灾区赈灾,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

    “召顺三十九年……”

    陈灼月朗声历数这些年来将军为国为民所做的桩桩件件,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闭嘴!”

    景文帝勃然大怒,拂袖一挥,案上杯盘狼藉,满朝文武俱心惊胆战,跪地磕头,两股战战,周遭气流仿佛瞬间凝固。

    “陛下,家父这么多年来为了召国呕心沥血,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可有半点对不起召国?”她双手奉上玉佩,“这是陛下当年所赠之物,可向陛下请求一件事,小女恳求陛下下旨重审将军通敌一案!”

    话音刚落,众臣震惊,女孩还小不知道已触到了陛下的逆鳞。

    孩童天真无邪,哪里清楚朝堂上那些弯弯绕绕。陛下上位多年,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如今连言官们的劝谏都不听,早不是当初那个励精图治的陛下了。

    这番说辞岂不是逼他当众承认是自己错了,陛下是绝无可能承认的。

    “赵公公,呈上来。”

    景文帝脸色铁青,眸中明灭不定,似翻滚酝酿着一场风暴。他紧攥呈上的那块玉佩,不管有没有冤情,召国都不再需要这样一个功高震主的将军。

    这案子内情如何无关紧要,结果必定都要是一样的。

    “这玉佩朕收回,陈平的案子朕会让丞相亲自督办核实,若是并无隐情,朕连你也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