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王迪一行的多方奔走,邓艾在外围的精心配合(该进攻的时候进攻,吊打所有吴国前线将领,该收手的时候收手,让所有的吴国将领感叹生活的美好)下,吴国从上层官僚(被各自所向往的政治前景所诱惑)、世家大族(不触碰固有利益,并且在一些商业领域展开合作,当然,孙皓和国法触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到军界(地方权力扩大)、百姓(已经被传销式谶纬谣言给洗脑了),对于孙皓的改天换命至少都不会抱有什么抵触思想。
一切准备就绪,在几位朝中重臣的发动下,群臣开始了“逼宫”。
这一出“皇宫霸凌”大戏,在两汉时期就在不停的上演,从王莽到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曹丕、司马氏、孙峻、孙綝,甭管是英雄豪杰还是乱臣贼子,在权力的诱惑面前统统是变成一副嘴脸,无一例外,站在他们对面的都是女人、孩子等皇权弱势群体,在王迪看来,哪怕是那些没有动手的,只是默默站在一旁的看客,也都是凶手,而自己,自然是扮演了最为可耻的策划者角色。
但是,对于这个很恶心的反派角色,王迪并没有什么道德上的负疚感,按照原时空的套路,不出一年的时间,这位小皇帝和他的母亲、二弟(孙休的四个儿子,孙皓选择性的干掉了年纪最大的两个)都将死在孙皓的手中,而在这个时空当中,王迪相信,自己可以保他们的性命。
此次逼宫能够极为顺利,除了陆凯、丁奉等人构成的集团十分强大之外,也因为“后党”的势力太过弱小,别看这朱皇太后身份尊贵,但也就是一个名号而已,其父朱据早就因为卷入了二宫之争而被赐死,母亲孙鲁育更是凄惨,居然死在了自己的姐姐手中,两个兄弟朱熊和朱损也都在孙亮时代被杀,儿子又未成年,压根就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所以,毫无还手之力,孙皓在陆凯等人的劝说下(本时空至少这个时候也是听话的),留了一条后路只要退位,本人为景皇后(肯定不能再当自己侄子的皇太后了),四个儿子封王(分别是豫章王、汝南王、梁王、陈王),母子五人都定居在后宫的安定宫之中,保证一生食禄无忧,侄子朱宣(已被杀害的朱熊的儿子,孙休的时候就已经被家族平反了)一切待遇不变,并在军界留有一席之地。
孤弱无助的皇太后还能说什么?谁让老公死得早,儿子又太小?再加上父母死于政治斗争的阴影,使她最终做出了皆大欢喜的选择,孙皓,在本时空虽然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可终于还是像历史上那样,被众人拥立为了皇帝,只不过,在这拥立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十六岁的外来少年,而且,在未来的东吴官制中,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既得利益者和政治失意者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分配方案
好名者,如丁固这样的,地位又有所上升,位列三公(未免夜长梦多,丁固将这个梦想的实现时间给提前了);
好利者,如已经是丞相和掌握大权的濮阳兴、张布能够在一个新的官制(内阁)内,成为领军人物,而葛系、刘篡这样的政治失意者在不触动前两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也混了进来;
理想者,如王蕃,终于免去了外界的骚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还可以去骚扰王迪),而虞耸,则在孙皓的认可下,将廷尉府的权限无限扩大,包括了立法监、司法监、执法监等司法部门——这也是王迪最期待的地方;
地方势力方面,鉴于东吴的社会状况实际,各大家族的势力现状均予以承认(这是一个王迪想出来的文字游戏,只是对现状的承认这样的模糊字眼,没有提到像曹魏那样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同时还允许世家出身的虞耸拥有独立的立法权,让他们以为家族的地位和和权力肯定会在法律上给于保障,这就释放了烟雾弹,麻痹了一群膏粱子弟);
军界方面,按照之前划分的那样,陆、丁、鲁这三大军方家族(周瑜和吕蒙这两位,不光自己英年早逝,后人也多死得早,地位并不高,也就是抱个爵位饭碗而已)各自有了势力范围,其他次一级的将领和家族根据军旅生涯的交集等关系也都选好了各自要混的大佬——王迪建议孙皓允许这样做,只有这么做了,才能将所有的暗牌都变成明牌,一旦因为利益的问题撕咬的话也会咬的更狠一点。
在所有人看来,王迪的造王行动都是十分成功的,此子虽然年纪轻轻,可是,操弄起来却显得业务十分娴熟,留在东吴发展,实属国之大幸啊。
但是,王迪知道,自己的这个造王行动其实才刚刚开始,所谓造王,不是外人(包括李流等身边人)眼中的策划造就一个王者出来,造,改造也。在他看来,世家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曹魏、早就分崩离析的益州之地,都不适合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改造计划,唯有东吴,树立一个新君(孙皓才23岁,在做乌程侯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作奸犯科的行为,绝对属于可改造的对象),历经三代政治斗争,那些个世家大族的势力要比曹魏方面薄弱很多了,一线权臣又多是高龄老臣,时日无多,江东之地一方面有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空间,一方面文化底蕴也没有北方深厚(方便自己忽悠)……总之,是相对而言一张干净的白纸让自己去勾画蓝图。
危机在于哪里呢?自己绞尽脑汁的忽悠了所有人吗?没有,至少,在满足了江东各界之后,邓艾那头是瞒不住了,再过一段时间,当邓艾发现东吴的变化和他的想象,和王迪的计划背道而驰的时候,王迪本人、江东各郡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如果说这个危机的爆发还有点时间去处理的话,眼下,孙皓却扔给了他两个新问题。
第一个问题还好一点,当初自己的三个选择,孙皓在上台后一个都没实现,而是自作主张的赋予了新使命做孙皓襁褓中的儿子,孙瑾的太子少傅——让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做一个襁褓中的孩子的少傅,据万彧透露,孙皓一开始是要直接来个太子太傅的,最后被拦了下来,少傅,是和大臣妥协的结果。孙皓的心思很明显,就是很看好王迪,觉得性格和作风都合得来,那就一定要绑定,和自己绑定,和吴国绑定,和自己的未来太子绑定!
这些王迪都认了,少傅就少傅吧,反正孩子还小,也没有什么辅导可言,而且,改造计划中,本来就不是改造一代人,但是,你绑定就绑定吧,让我做你的妹夫这特么的又是什么鬼?!
我们还都是孩子啊!
一切准备就绪,在几位朝中重臣的发动下,群臣开始了“逼宫”。
这一出“皇宫霸凌”大戏,在两汉时期就在不停的上演,从王莽到董卓、李傕、郭汜、曹操、曹丕、司马氏、孙峻、孙綝,甭管是英雄豪杰还是乱臣贼子,在权力的诱惑面前统统是变成一副嘴脸,无一例外,站在他们对面的都是女人、孩子等皇权弱势群体,在王迪看来,哪怕是那些没有动手的,只是默默站在一旁的看客,也都是凶手,而自己,自然是扮演了最为可耻的策划者角色。
但是,对于这个很恶心的反派角色,王迪并没有什么道德上的负疚感,按照原时空的套路,不出一年的时间,这位小皇帝和他的母亲、二弟(孙休的四个儿子,孙皓选择性的干掉了年纪最大的两个)都将死在孙皓的手中,而在这个时空当中,王迪相信,自己可以保他们的性命。
此次逼宫能够极为顺利,除了陆凯、丁奉等人构成的集团十分强大之外,也因为“后党”的势力太过弱小,别看这朱皇太后身份尊贵,但也就是一个名号而已,其父朱据早就因为卷入了二宫之争而被赐死,母亲孙鲁育更是凄惨,居然死在了自己的姐姐手中,两个兄弟朱熊和朱损也都在孙亮时代被杀,儿子又未成年,压根就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所以,毫无还手之力,孙皓在陆凯等人的劝说下(本时空至少这个时候也是听话的),留了一条后路只要退位,本人为景皇后(肯定不能再当自己侄子的皇太后了),四个儿子封王(分别是豫章王、汝南王、梁王、陈王),母子五人都定居在后宫的安定宫之中,保证一生食禄无忧,侄子朱宣(已被杀害的朱熊的儿子,孙休的时候就已经被家族平反了)一切待遇不变,并在军界留有一席之地。
孤弱无助的皇太后还能说什么?谁让老公死得早,儿子又太小?再加上父母死于政治斗争的阴影,使她最终做出了皆大欢喜的选择,孙皓,在本时空虽然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可终于还是像历史上那样,被众人拥立为了皇帝,只不过,在这拥立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十六岁的外来少年,而且,在未来的东吴官制中,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既得利益者和政治失意者来说,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分配方案
好名者,如丁固这样的,地位又有所上升,位列三公(未免夜长梦多,丁固将这个梦想的实现时间给提前了);
好利者,如已经是丞相和掌握大权的濮阳兴、张布能够在一个新的官制(内阁)内,成为领军人物,而葛系、刘篡这样的政治失意者在不触动前两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也混了进来;
理想者,如王蕃,终于免去了外界的骚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还可以去骚扰王迪),而虞耸,则在孙皓的认可下,将廷尉府的权限无限扩大,包括了立法监、司法监、执法监等司法部门——这也是王迪最期待的地方;
地方势力方面,鉴于东吴的社会状况实际,各大家族的势力现状均予以承认(这是一个王迪想出来的文字游戏,只是对现状的承认这样的模糊字眼,没有提到像曹魏那样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同时还允许世家出身的虞耸拥有独立的立法权,让他们以为家族的地位和和权力肯定会在法律上给于保障,这就释放了烟雾弹,麻痹了一群膏粱子弟);
军界方面,按照之前划分的那样,陆、丁、鲁这三大军方家族(周瑜和吕蒙这两位,不光自己英年早逝,后人也多死得早,地位并不高,也就是抱个爵位饭碗而已)各自有了势力范围,其他次一级的将领和家族根据军旅生涯的交集等关系也都选好了各自要混的大佬——王迪建议孙皓允许这样做,只有这么做了,才能将所有的暗牌都变成明牌,一旦因为利益的问题撕咬的话也会咬的更狠一点。
在所有人看来,王迪的造王行动都是十分成功的,此子虽然年纪轻轻,可是,操弄起来却显得业务十分娴熟,留在东吴发展,实属国之大幸啊。
但是,王迪知道,自己的这个造王行动其实才刚刚开始,所谓造王,不是外人(包括李流等身边人)眼中的策划造就一个王者出来,造,改造也。在他看来,世家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曹魏、早就分崩离析的益州之地,都不适合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改造计划,唯有东吴,树立一个新君(孙皓才23岁,在做乌程侯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作奸犯科的行为,绝对属于可改造的对象),历经三代政治斗争,那些个世家大族的势力要比曹魏方面薄弱很多了,一线权臣又多是高龄老臣,时日无多,江东之地一方面有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空间,一方面文化底蕴也没有北方深厚(方便自己忽悠)……总之,是相对而言一张干净的白纸让自己去勾画蓝图。
危机在于哪里呢?自己绞尽脑汁的忽悠了所有人吗?没有,至少,在满足了江东各界之后,邓艾那头是瞒不住了,再过一段时间,当邓艾发现东吴的变化和他的想象,和王迪的计划背道而驰的时候,王迪本人、江东各郡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如果说这个危机的爆发还有点时间去处理的话,眼下,孙皓却扔给了他两个新问题。
第一个问题还好一点,当初自己的三个选择,孙皓在上台后一个都没实现,而是自作主张的赋予了新使命做孙皓襁褓中的儿子,孙瑾的太子少傅——让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做一个襁褓中的孩子的少傅,据万彧透露,孙皓一开始是要直接来个太子太傅的,最后被拦了下来,少傅,是和大臣妥协的结果。孙皓的心思很明显,就是很看好王迪,觉得性格和作风都合得来,那就一定要绑定,和自己绑定,和吴国绑定,和自己的未来太子绑定!
这些王迪都认了,少傅就少傅吧,反正孩子还小,也没有什么辅导可言,而且,改造计划中,本来就不是改造一代人,但是,你绑定就绑定吧,让我做你的妹夫这特么的又是什么鬼?!
我们还都是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