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红娘

    大年三十这天,正值炎炎夏日……好吧,虽然这有些别扭,但中南的居民们还是接受了这一现实。炽热的阳光烤在水泥路面上,隐约可见升腾着的水蒸气。

    挤在人丛中,杨德山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珠子,摘下遮阳帽,来回扇风。他这边不紧不慢地挪着步子,其身后还跟着一串的尾巴。后头头一个就是儿子杨小柱,再往后是他婆姨……以及一个三十出头土里土气的女人,那女人手里还牵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没错,杨德山响应了中南政府的号召,前几天去了一趟难民的帐篷区,便选了这么一对母女跟他们全家一起过年。理由?他婆姨认为对方看着很本分,不至于偷东西……而且就俩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吃也吃不多少东西。政府给的一百块补贴,说不定还能剩下不少……女人家嘛,没事儿总喜欢算计。

    那女人是个寡妇,湖北人士,名张周氏,本身是军户,丈夫打仗的时候不知所踪。家里揭不开锅,再加上那阵子闯军打了过来,张周氏逼不得已便领着一双女儿南下逃难。这一路上的艰险自不用提,中途为了口吃的,还把大女儿卖了一家富户做童养媳。一直逃到广州,断炊好几天的母女,一听有地方管饭,便登上了前往澳洲的船队。

    凭良心讲,张周氏模样还算周正,三十出头的人了,看着不过二十五六的样子。美中不足的就是带着个拖油瓶,而且还是个赔钱货的闺女。条件在难民里头算是中等偏下。前一阵子,王婆子为了她的婚事,很是跑断了腿。强扭着张周氏见了一个又一个,里头还真有点头同意的男的,可张周氏就是死活不同意。一个劲地说,丈夫生死不明,不能再嫁。即便是真死了,也要守寡三年才算对得起丈夫……

    就这么着,张周氏也就没赶上这一波的结婚潮。本心来讲,张周氏是担心自己嫁了,男方亏待自己这闺女。

    “前面就是家乐福,大超市,里头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他张婶子,待会儿可得瞧仔细咯。可别晃花了眼,咯咯……”杨德山婆姨炫耀地介绍着,她身旁的张周氏只是唯唯诺诺地应着。这一路之上,杨德山婆姨没少这么炫耀,完全就是拿张周氏当了土包子,自己则是一副城里人……中南城里人的架势。

    炫耀一通,始终没得到应有的回应,婆姨微微有些不满,找了借口,急走两步追上杨德山,先是大声地说:“他爹,你说咱出来干啥?满大街都是人,这得啥时候能逛完啊?”随即又小声地说:“他爹,领她们出来作甚?政府讲好了,那一百块就是她们的饭钱。给她们买了衣衫,政府也不会多给咱一分……”在杨德山瞪得溜圆的双目之下,婆姨越说声越小,但脸上依旧挂着不满。

    “你这婆姨,怎地这么小气?乡里乡亲的,人家遇了难处,帮一把有什么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指不定咱啥时候用到人家呢。”杨德山教训道。

    婆姨撇撇嘴:“咱是河南人,她是湖北人,咋乡里乡亲了?再说了——”朝后头努努嘴:“——咱能用到她们?”

    杨德山嗤的一声,继续瞪眼:“瓜婆姨,再多嘴信不信俺抽你?”

    婆姨哼哼两声,不说话了,然后退了回去,继续跟张周氏并排走。

    走了没一会儿,婆姨猛然指着路边一家人满为患的小店喊道:“他爹,别走了,这家的衣裳不错。”

    杨德山扭头一瞧,马马虎虎的店面,牌匾上写着《一六九成衣店》,随即皱起了眉头。一六九,顾名思义,里头卖的衣服不是十六块就是十九块,再没有第三个价格。这样的价位,绝对是低端中的低端了。去年年初的时候,杨德山也许还会在这家店铺买东西。可现在?也就刚到的难民口袋里没多少钱才会光顾,他杨德山好歹是四级钳工,一个月不算带徒弟,光是薪水就四千多,上这儿买东西?那不等着工友背后戳脊梁骨么?

    “胡说八道!这家衣裳穿不住,大过年的咋能上这儿买东西?”

    婆姨一边挤眉弄眼,一边继续犟嘴:“诶呀,他爹。他婶子是本分人,能穿住就行。小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买那么好的,没几个月就穿不住,多浪费?他婶子,你说是不?”

    张周氏只是腼腆地回道:“是哩,是哩。”瞧向杨德山,尬尴着笑道:“这家……挺好。”

    “好个甚!”杨德山来了脾气,背着手回身就走:“大过年的上这买东西,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