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你觉得当下我军应向宁远一带用兵还是去密云口外?”
“秉摄政王,罪臣觉得当向宁远方向用兵,兵法有云攻其必救,只要将宁远一带打乱,明廷必然会全力实救。宁远近在腹侧,大军不用劳师远征,是以逸待劳的上佳选择。”
多尔衮定睛看了一眼侃侃而谈的洪承畴,然后摆了摆手然让他不要再说。老洪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多尔衮却对他说话的动机有些怀疑。说白了多尔衮就是不信任洪承畴,觉得这人未必会真心实意的帮着大清做事。
宁远、山海关确实离沈阳更近,可哪地方军堡林立、通道狭窄不便于大军展开作战。即使动用大军去攻,也未必捞上什么便宜。对于马匹不缺的清军来说,打宁远和去古北口情况差不多。清军的这个特性、洪承畴并没有意识到,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正式参与过清军的大型军事行动,对清军的基本情况还是了解不深,战术思维依然是传统明军的哪一套。
由于对洪承畴的主观臆断、以及洪承畴说的并不切合清军实情,多尔衮一下子下定了决心,不能听这老狗的方案!
“老七、你说这次出关的是明皇亲卫?战力非同小可?”有了主意的多尔衮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转头问阿巴泰。阿巴泰是多尔衮的老哥,可多尔衮对他并不怎么尊重,直接叫他老七,前边也不加官职,甚至一声老哥都不叫。
阿巴泰听了多尔衮的点名,连忙恭敬的说道:“克腾部落报过来的消息是这支出关的明军旗号为勇卫营新军,从他们说的装束来说基本上能确定确实是明皇的亲卫。”
“去岁你入明关后、损兵折将,就是着了这支亲卫的道?他们战法有何特点,你再说说,好让孤做权衡。”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摄政王、这支明军善用震天雷、火枪也要比别的明军犀利一些,他们有种能快速装填的火枪,在甲胄上装备也不差。更令人棘手的是他们善长打乱阵,进退自如,是一支雄兵。”
“这样的雄兵若是长久存在,对大清来说决然是极为不利的。你觉得要想歼灭了这支兵马,是野战有利?还是他们呆在城池里有利?”
“这自然是野战之时我军更有机会,尽管他们火器犀利,但到底是步兵,只要我们先用骑兵将他们打疲,然后用重炮将其击散,灭之不难。”
“既然如此,为何咱们还要将其调到军堡林立的宁远一线再打?关外战场宽阔,正是发挥我军之利的好场所,明狗既然将这支精锐送出了关,这样的好机会不容错过。洪承畴、你这老贼、在明廷也算是高官,明皇还有一支精兵在手的事你居然推说不知情,这次还要替明皇维护这支精兵。其心可诛、以后军议大事就不要让他参与了,让其回家闭门思过。”
看人不顺眼,他做什么都是错的,多尔衮此时就是这样!他认为洪承畴建议打宁远方向,是为了替大明皇帝尽忠,维护住这支精锐。宁远哪地方全是堡寨,即使明皇的精兵被调过去了,依托城寨,清军还怎么歼灭他?
明军和清军以及流寇的深层作战思维有着根本不同,清军和流寇他们作战的时候首先想的是如何赚大钱,而明军首先想的是如何保本。正是因为有这个思维偏差,老洪的想法自然会被多尔衮误会。
“本王决定尽起兵马同时将孔有德等人的重军也调到战场上,全歼出关的明皇亲卫,诸位觉得如何?”
多尔衮宣布作战计划后,其它几位议政王称诺同意,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这事就算是定了。整个军事会议,也就洪承畴一个受了水,不但没捞到机会还要被软禁在家。
——分割线——
说说本书的军制和军阵的问题吧(书评中有不少书友批评这事,本来觉得没必要解释,但最近对这方面的批评越来越多,所以就占用点篇幅专门解释一下。)
“秉摄政王,罪臣觉得当向宁远方向用兵,兵法有云攻其必救,只要将宁远一带打乱,明廷必然会全力实救。宁远近在腹侧,大军不用劳师远征,是以逸待劳的上佳选择。”
多尔衮定睛看了一眼侃侃而谈的洪承畴,然后摆了摆手然让他不要再说。老洪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多尔衮却对他说话的动机有些怀疑。说白了多尔衮就是不信任洪承畴,觉得这人未必会真心实意的帮着大清做事。
宁远、山海关确实离沈阳更近,可哪地方军堡林立、通道狭窄不便于大军展开作战。即使动用大军去攻,也未必捞上什么便宜。对于马匹不缺的清军来说,打宁远和去古北口情况差不多。清军的这个特性、洪承畴并没有意识到,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正式参与过清军的大型军事行动,对清军的基本情况还是了解不深,战术思维依然是传统明军的哪一套。
由于对洪承畴的主观臆断、以及洪承畴说的并不切合清军实情,多尔衮一下子下定了决心,不能听这老狗的方案!
“老七、你说这次出关的是明皇亲卫?战力非同小可?”有了主意的多尔衮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转头问阿巴泰。阿巴泰是多尔衮的老哥,可多尔衮对他并不怎么尊重,直接叫他老七,前边也不加官职,甚至一声老哥都不叫。
阿巴泰听了多尔衮的点名,连忙恭敬的说道:“克腾部落报过来的消息是这支出关的明军旗号为勇卫营新军,从他们说的装束来说基本上能确定确实是明皇的亲卫。”
“去岁你入明关后、损兵折将,就是着了这支亲卫的道?他们战法有何特点,你再说说,好让孤做权衡。”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摄政王、这支明军善用震天雷、火枪也要比别的明军犀利一些,他们有种能快速装填的火枪,在甲胄上装备也不差。更令人棘手的是他们善长打乱阵,进退自如,是一支雄兵。”
“这样的雄兵若是长久存在,对大清来说决然是极为不利的。你觉得要想歼灭了这支兵马,是野战有利?还是他们呆在城池里有利?”
“这自然是野战之时我军更有机会,尽管他们火器犀利,但到底是步兵,只要我们先用骑兵将他们打疲,然后用重炮将其击散,灭之不难。”
“既然如此,为何咱们还要将其调到军堡林立的宁远一线再打?关外战场宽阔,正是发挥我军之利的好场所,明狗既然将这支精锐送出了关,这样的好机会不容错过。洪承畴、你这老贼、在明廷也算是高官,明皇还有一支精兵在手的事你居然推说不知情,这次还要替明皇维护这支精兵。其心可诛、以后军议大事就不要让他参与了,让其回家闭门思过。”
看人不顺眼,他做什么都是错的,多尔衮此时就是这样!他认为洪承畴建议打宁远方向,是为了替大明皇帝尽忠,维护住这支精锐。宁远哪地方全是堡寨,即使明皇的精兵被调过去了,依托城寨,清军还怎么歼灭他?
明军和清军以及流寇的深层作战思维有着根本不同,清军和流寇他们作战的时候首先想的是如何赚大钱,而明军首先想的是如何保本。正是因为有这个思维偏差,老洪的想法自然会被多尔衮误会。
“本王决定尽起兵马同时将孔有德等人的重军也调到战场上,全歼出关的明皇亲卫,诸位觉得如何?”
多尔衮宣布作战计划后,其它几位议政王称诺同意,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这事就算是定了。整个军事会议,也就洪承畴一个受了水,不但没捞到机会还要被软禁在家。
——分割线——
说说本书的军制和军阵的问题吧(书评中有不少书友批评这事,本来觉得没必要解释,但最近对这方面的批评越来越多,所以就占用点篇幅专门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