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并不藐视和否定上帝的存在,上帝也不止一位,但说距离人间最近者上有帝释,远有大梵,祂们最关心人间道德事业,要是听说世间好人少就不欢喜,听说世间好人多便很开心。因为善人命终会生天上,所以好人多了天国也会人丁兴旺。佛说过,人天两道众生如法护持身口意,天道与人道就一定会兴盛,阿修罗就一定会衰败。反之亦然。
因此,佛教规定以每月初八为一斋日、十四为二斋日、十五为三斋日。如佛说:“月八日斋、十四日斋、十五日斋是为三斋。”除了每月十五这天是说戒日或布萨日以外,三斋日皆可修行布施,受持斋戒,讲经说法。以律典所言“请记论持阿含者说法”为证,正法时期讲经说法主要是讲《阿含经》,包括赞叹三宝和三十七道品,为施主们赞叹诸天等等。
出家众每月十五日集会一次,讲说戒经,重温律条,有罪过的当众发露忏悔。所谓“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于半月夜说别解脱戒经”。每月十五是满月日,满月说戒象征着戒行如月,清净皎洁圆满无缺,不破戒、不缺戒、不穿戒、不秽戒、不黑戒。如佛说:“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得净信心”而行善,“身坏命终化生天上”;不善男子受持净戒然后退失而作恶,身坏命终堕入恶趣,“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减乃至不现。”
原始佛教是在月圆之夜说戒。说戒时,凡是僧众住处有平地,或者有软草、大树、大盘石或房屋,都可以作为布萨说戒的处所。没有风雨蚊虫的时间地点,可以在月亮地里露天说戒,如果蚊虫多或风雨天可以入室说戒。三斋日也是鬼神聚集日,除了无所畏惧者,佛禁止弟子到墓地去。对此,律典有“问布萨法”,但是其中某些表述与圣典相悖,不可全信。
每月三斋日变成六斋日,实际上是受外道影响。外道称每月前十五日为白月,后十五日为黑月。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称为白月初八、十四、十五;将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称为黑月初八、十四、十五,于是一个月就有了两个初八,两个十四、十五,有黑月十五行新月祭,白月十五行满月祭的习俗。在祭祀日的前夜,祭主断食持戒名为布萨,意为增长功德。
从部派律的记载来看,某些佛教部派也采纳了黑白半月各有三斋之说,而将每个月分为前白后黑两个半月,各设三受斋日,三斋日也就成了六斋日。遍观圣典,都只说“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为三斋日,没有提及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可知六斋与黑月说戒传为佛制应该不是佛教固有说法。
前面说了,佛教之所以把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定为三斋日,是因为上天要在月亮半圆、将圆、已圆时下来视察,所以除了长斋月以外,将这三天作为斋戒日是有道理的。其他就在所不论了。
另外,说戒只适用于出家众,对于在家居士不作同等要求。佛教居士在三斋日里修持八戒,效法阿罗汉,发愿求解脱,是切实可行的修法。佛说“誓愿之福不可称记,持戒离欲所愿必得!”说在家二众在三斋日修持八戒,能增长善法,如果发愿求福报,乃至求证果,都可有愿必成。因为所作端正如法,心地清净。
:“发愿时要想,我今日以此八关斋法功德,莫堕三恶道等八难凶弊之处,父母正派无邪见,不遇恶知识,听得懂善法,且能法法成就,摄取一切众生之善,利益众生成就无上正道,于三乘道不退转。即使不能即身解脱,最迟也在弥勒佛出世时遇佛得度!”
法法成就或指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断五上分结成阿罗汉,或指断除五下分结,成有学极果阿那含,有时也指成就三十七道品法等等。佛说四种清净,持戒成就戒清净,修习四禅成就心清净,修习慧观成就见清净,消除贪恚痴成就解脱清净。慧观成就者必然领悟四圣谛,产生自觉智,如实自知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名为得如实法。
:“虽获其福,福不足言也!”
发愿要发解脱愿、自利利他愿,惠施财物时,一要随时惠施,急人所急,施人所须;二要鲜洁惠施,所施之物要新鲜干净;三要亲手惠施,不使他人代替;四要誓愿惠施,心甘情愿而不傲慢放肆;五要解脱惠施,真舍得而不求对方回报;六要求灭尽,不求生天;七要求良田惠施,而不布施荒地。持戒者是良田,破戒者是荒地;八要惠及众生,不为自己。如此惠施财物可以获得八种功德。
佛说有智慧的人随时布施,无有贪心和吝啬心,把所作的功德也都施舍给别人,把财物和功德都布施了,是最大的布施,受到诸佛的称叹,不仅现身受其果报,命终以后还会享受天福,获得甘露法宝,渐渐达到灭度,发愿要发这样的愿!
在拘萨罗国斯和提村,有位梵封王名叫弊宿,佛灭后不久,受鸠摩罗迦叶度化,受持了三归依,虽然想修福报,可是心不诚,用最不好的饮食,譬如青菜豆子汤,只放一片姜,以及最不好的衣服布施僧众。
替他管理布施的摩头梵志看不下去了,叮嘱上座这样咒愿:“这种布施如果有不好的福报,不要让弊宿王今世后世受报!”
弊宿王听说后,问他为什么这样作?他说:“为了弊宿王,因为天王你虽然布施修福,却用连自己都不要的麻布衣、粗涩饭施舍僧众,我敬重天王而不看重所施之物,我不愿让你受这种坏布施的果报!”
弊宿说:“今后你用我吃的穿的布施众僧!”
摩头梵志命终后生在忉利天上。弊宿生在四王天一片小树林的空宫殿中,为下等树居神。牛迹比丘以神足游行至此,问他:“你是谁呀?”弊宿说:“桥??钵帝,听说过阎浮洲中斯和提村,有个弊宿王吗,那就是我!”
比丘说:“你不是常说‘无有后世,无有众生转世’吗,你怎么会生在这里呢?”弊宿说:“我从前确实有此看法,不过已被沙门鸠摩罗迦叶纠正了。希望你回到阎浮洲告诉人们,布施修福的时候,要信心真挚,亲手亲往,知道有业有报。不要像我似的,布施修福不诚心,虽然生在四王天的天国里,却只能住在小树林中悬空的宫殿里!”
因此,佛教规定以每月初八为一斋日、十四为二斋日、十五为三斋日。如佛说:“月八日斋、十四日斋、十五日斋是为三斋。”除了每月十五这天是说戒日或布萨日以外,三斋日皆可修行布施,受持斋戒,讲经说法。以律典所言“请记论持阿含者说法”为证,正法时期讲经说法主要是讲《阿含经》,包括赞叹三宝和三十七道品,为施主们赞叹诸天等等。
出家众每月十五日集会一次,讲说戒经,重温律条,有罪过的当众发露忏悔。所谓“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于半月夜说别解脱戒经”。每月十五是满月日,满月说戒象征着戒行如月,清净皎洁圆满无缺,不破戒、不缺戒、不穿戒、不秽戒、不黑戒。如佛说:“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得净信心”而行善,“身坏命终化生天上”;不善男子受持净戒然后退失而作恶,身坏命终堕入恶趣,“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系亦失,日夜消减乃至不现。”
原始佛教是在月圆之夜说戒。说戒时,凡是僧众住处有平地,或者有软草、大树、大盘石或房屋,都可以作为布萨说戒的处所。没有风雨蚊虫的时间地点,可以在月亮地里露天说戒,如果蚊虫多或风雨天可以入室说戒。三斋日也是鬼神聚集日,除了无所畏惧者,佛禁止弟子到墓地去。对此,律典有“问布萨法”,但是其中某些表述与圣典相悖,不可全信。
每月三斋日变成六斋日,实际上是受外道影响。外道称每月前十五日为白月,后十五日为黑月。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称为白月初八、十四、十五;将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称为黑月初八、十四、十五,于是一个月就有了两个初八,两个十四、十五,有黑月十五行新月祭,白月十五行满月祭的习俗。在祭祀日的前夜,祭主断食持戒名为布萨,意为增长功德。
从部派律的记载来看,某些佛教部派也采纳了黑白半月各有三斋之说,而将每个月分为前白后黑两个半月,各设三受斋日,三斋日也就成了六斋日。遍观圣典,都只说“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为三斋日,没有提及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可知六斋与黑月说戒传为佛制应该不是佛教固有说法。
前面说了,佛教之所以把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定为三斋日,是因为上天要在月亮半圆、将圆、已圆时下来视察,所以除了长斋月以外,将这三天作为斋戒日是有道理的。其他就在所不论了。
另外,说戒只适用于出家众,对于在家居士不作同等要求。佛教居士在三斋日里修持八戒,效法阿罗汉,发愿求解脱,是切实可行的修法。佛说“誓愿之福不可称记,持戒离欲所愿必得!”说在家二众在三斋日修持八戒,能增长善法,如果发愿求福报,乃至求证果,都可有愿必成。因为所作端正如法,心地清净。
:“发愿时要想,我今日以此八关斋法功德,莫堕三恶道等八难凶弊之处,父母正派无邪见,不遇恶知识,听得懂善法,且能法法成就,摄取一切众生之善,利益众生成就无上正道,于三乘道不退转。即使不能即身解脱,最迟也在弥勒佛出世时遇佛得度!”
法法成就或指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断五上分结成阿罗汉,或指断除五下分结,成有学极果阿那含,有时也指成就三十七道品法等等。佛说四种清净,持戒成就戒清净,修习四禅成就心清净,修习慧观成就见清净,消除贪恚痴成就解脱清净。慧观成就者必然领悟四圣谛,产生自觉智,如实自知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名为得如实法。
:“虽获其福,福不足言也!”
发愿要发解脱愿、自利利他愿,惠施财物时,一要随时惠施,急人所急,施人所须;二要鲜洁惠施,所施之物要新鲜干净;三要亲手惠施,不使他人代替;四要誓愿惠施,心甘情愿而不傲慢放肆;五要解脱惠施,真舍得而不求对方回报;六要求灭尽,不求生天;七要求良田惠施,而不布施荒地。持戒者是良田,破戒者是荒地;八要惠及众生,不为自己。如此惠施财物可以获得八种功德。
佛说有智慧的人随时布施,无有贪心和吝啬心,把所作的功德也都施舍给别人,把财物和功德都布施了,是最大的布施,受到诸佛的称叹,不仅现身受其果报,命终以后还会享受天福,获得甘露法宝,渐渐达到灭度,发愿要发这样的愿!
在拘萨罗国斯和提村,有位梵封王名叫弊宿,佛灭后不久,受鸠摩罗迦叶度化,受持了三归依,虽然想修福报,可是心不诚,用最不好的饮食,譬如青菜豆子汤,只放一片姜,以及最不好的衣服布施僧众。
替他管理布施的摩头梵志看不下去了,叮嘱上座这样咒愿:“这种布施如果有不好的福报,不要让弊宿王今世后世受报!”
弊宿王听说后,问他为什么这样作?他说:“为了弊宿王,因为天王你虽然布施修福,却用连自己都不要的麻布衣、粗涩饭施舍僧众,我敬重天王而不看重所施之物,我不愿让你受这种坏布施的果报!”
弊宿说:“今后你用我吃的穿的布施众僧!”
摩头梵志命终后生在忉利天上。弊宿生在四王天一片小树林的空宫殿中,为下等树居神。牛迹比丘以神足游行至此,问他:“你是谁呀?”弊宿说:“桥??钵帝,听说过阎浮洲中斯和提村,有个弊宿王吗,那就是我!”
比丘说:“你不是常说‘无有后世,无有众生转世’吗,你怎么会生在这里呢?”弊宿说:“我从前确实有此看法,不过已被沙门鸠摩罗迦叶纠正了。希望你回到阎浮洲告诉人们,布施修福的时候,要信心真挚,亲手亲往,知道有业有报。不要像我似的,布施修福不诚心,虽然生在四王天的天国里,却只能住在小树林中悬空的宫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