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觉得年老就是资本,可以倚老卖老,年少就该敬老。在佛教中,有崇高道德者才叫长老,不一定是出家人、年长者,或是先出家者。已经知法得法者,才配称作长老。
佛游拘萨罗国鞞兰若黄芦园中,在曼陀罗树下坐禅。有位120岁的老梵志午后来访,在佛前倚杖而立,见佛不请他坐,就说:“我听说沙门瞿昙年龄小,架子大,新出家学道,若有德高望重的沙门、梵志亲自来访,也不礼敬尊重,起身让坐,此事大为不可!”
佛说:“从人间到梵天,我没看见众生界有谁,能令如来礼敬尊重,起身让座的,如有令如来起身让座者,他的头必将裂成七分!”
佛是特别精通解脱之道的专家,不是杂家,佛教也不是多元文化。佛虽然无所不知,但是除了常说四圣谛以外,佛不记说那些与涅槃无关的知识。佛早说过了,没有谁可以叫如来屈膝让位。
老梵志说:“你这话说得无味!”
佛说:“有因有缘令我无味,但不像你说的那样。比如色味、声味、香味、触味这些味,都被如来以解脱生死之智彻底灭除,终究不会再生了!”
老梵志说:“你不知敬畏!”
佛说:“有因有缘令我无所畏惧,但不像你说的那样。比如色声香味触这些恐怖,都被如来以解脱之智彻底灭除,终究不会再生了!”
色声香味触也叫五欲享乐,人和神皆以此为乐,与认五受阴为我一样,五欲一旦变异破灭,众生就很恐惧很痛苦。
老梵志说:“你不能入胎!”婆罗门认为,四种姓的前三种属于高级人种,死后皆可投胎再度为人,称为再生族。第四等级的首陀罗则不可再生。所以不入胎是辱没别人种姓低贱的骂人话,也被称作“焦芽败种”。
佛说:“有因有缘令我不入胎,但不像你说的那样。比如有些沙门、梵志,以解脱智彻底灭除了来世的胎床,终究不会再生了。我说他们不再入胎。如来已经灭除胎床,所以令我不再入胎。我与众生从无明来,以无明为乐,被无明所覆,为无明卵所包裹。我最先观察缘起法,我在众生中是最第一的。犹如母鸡生了十个或十二个卵,日夜孵化,第一个破壳而出的雏子,你说牠是最年长者,还是最幼小者呢?”
老梵志说:“应当名为最年长者!”佛说:“我也是这样,唯独我于世间打破了无明卵,成就了最正觉。所以我说我是世间最年长者,也是最大的胜利者!”
由于当时道门众多,世人以为佛教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而,佛自述了如何不破正坐,成就四禅,证得三明六通的成佛经过。老梵志听罢,知道遇见了高人,于是舍弃拐杖,稽首佛足,自受三归,成了佛的俗家弟子。
佛住祇园时,比丘大迦旃延住在婆罗那乌埿池边,与众多比丘聚在食堂,讨论如法受持三衣之事。有位老梵志走进来,柱着拐杖在一边站了一会,见无人理睬,就说:“诸位长老,你们见到老前辈,为什么不打招呼,不请坐呢?”
大迦旃延说:“我们看到老前辈来,都会恭敬问候,礼拜请坐的!”
老梵志说:“我没看见这里有比我老的人呐?”
大迦旃延说:“若八九十岁的人作的是少年事,那就不算年长者。反之虽然年少不过二十五岁,作的是年长者的事,便是年长者!”梵志问:“此话怎讲?”
迦旃延说:“贪恋五欲,烦恼污浊者,虽然年老仍是少年。不贪恋五欲,不受烦恼污浊者,即使年少也是长者!”这就叫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
老梵志说:“我从尊者所说的道理反省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少年,你们虽然年轻,却已经成就年长之法。世间多事,我这就回去了!”
佛游拘萨罗国鞞兰若黄芦园中,在曼陀罗树下坐禅。有位120岁的老梵志午后来访,在佛前倚杖而立,见佛不请他坐,就说:“我听说沙门瞿昙年龄小,架子大,新出家学道,若有德高望重的沙门、梵志亲自来访,也不礼敬尊重,起身让坐,此事大为不可!”
佛说:“从人间到梵天,我没看见众生界有谁,能令如来礼敬尊重,起身让座的,如有令如来起身让座者,他的头必将裂成七分!”
佛是特别精通解脱之道的专家,不是杂家,佛教也不是多元文化。佛虽然无所不知,但是除了常说四圣谛以外,佛不记说那些与涅槃无关的知识。佛早说过了,没有谁可以叫如来屈膝让位。
老梵志说:“你这话说得无味!”
佛说:“有因有缘令我无味,但不像你说的那样。比如色味、声味、香味、触味这些味,都被如来以解脱生死之智彻底灭除,终究不会再生了!”
老梵志说:“你不知敬畏!”
佛说:“有因有缘令我无所畏惧,但不像你说的那样。比如色声香味触这些恐怖,都被如来以解脱之智彻底灭除,终究不会再生了!”
色声香味触也叫五欲享乐,人和神皆以此为乐,与认五受阴为我一样,五欲一旦变异破灭,众生就很恐惧很痛苦。
老梵志说:“你不能入胎!”婆罗门认为,四种姓的前三种属于高级人种,死后皆可投胎再度为人,称为再生族。第四等级的首陀罗则不可再生。所以不入胎是辱没别人种姓低贱的骂人话,也被称作“焦芽败种”。
佛说:“有因有缘令我不入胎,但不像你说的那样。比如有些沙门、梵志,以解脱智彻底灭除了来世的胎床,终究不会再生了。我说他们不再入胎。如来已经灭除胎床,所以令我不再入胎。我与众生从无明来,以无明为乐,被无明所覆,为无明卵所包裹。我最先观察缘起法,我在众生中是最第一的。犹如母鸡生了十个或十二个卵,日夜孵化,第一个破壳而出的雏子,你说牠是最年长者,还是最幼小者呢?”
老梵志说:“应当名为最年长者!”佛说:“我也是这样,唯独我于世间打破了无明卵,成就了最正觉。所以我说我是世间最年长者,也是最大的胜利者!”
由于当时道门众多,世人以为佛教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而,佛自述了如何不破正坐,成就四禅,证得三明六通的成佛经过。老梵志听罢,知道遇见了高人,于是舍弃拐杖,稽首佛足,自受三归,成了佛的俗家弟子。
佛住祇园时,比丘大迦旃延住在婆罗那乌埿池边,与众多比丘聚在食堂,讨论如法受持三衣之事。有位老梵志走进来,柱着拐杖在一边站了一会,见无人理睬,就说:“诸位长老,你们见到老前辈,为什么不打招呼,不请坐呢?”
大迦旃延说:“我们看到老前辈来,都会恭敬问候,礼拜请坐的!”
老梵志说:“我没看见这里有比我老的人呐?”
大迦旃延说:“若八九十岁的人作的是少年事,那就不算年长者。反之虽然年少不过二十五岁,作的是年长者的事,便是年长者!”梵志问:“此话怎讲?”
迦旃延说:“贪恋五欲,烦恼污浊者,虽然年老仍是少年。不贪恋五欲,不受烦恼污浊者,即使年少也是长者!”这就叫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活百岁。
老梵志说:“我从尊者所说的道理反省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少年,你们虽然年轻,却已经成就年长之法。世间多事,我这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