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封建帝王,净饭王也有强权专制的一面。他召集释迦族人开会说:“这些沙门弟子相貌丑陋,佛是刹帝力种姓,领的全是婆罗门这不合适,还是要领王族子弟,这样才好。各家凡是有兄弟二人的,应当出一人随佛悟道。如有不从者,从重处罚!”

    散会以后,谷净王子摩诃男让弟弟阿那律,甘露王子提婆达多让弟弟阿难出家学佛。阿那律与阿难目睹了佛与圣众的神奇,一听说要随佛出家乐得直蹦高!

    提婆达多与摩诃男自愿留在家里。日后净饭王驾崩,摩诃男继承王位,提婆达多政治野心受到压抑,想出家佛又不收他,为这对叔伯兄弟在佛教史上的一段纠葛埋下了引线。

    阿难是响应“国家号召”奉兄长之命随佛出家的,虽说自己很乐意,但是多少有些身不由己。而另外一些人如“六群比丘”则是迫于无奈,不得已混迹佛门。他们当和尚不行,为国效力却有可能是栋梁之材。统一召僧固然壮大了僧众,也为国运和佛运埋下了隐患。

    瞿夷当年放夫出家,自己扶养佛子罗云,牺牲和贡献最大,对佛是有恩惠的。佛回到家乡自然会念记瞿夷母子。所以南传说佛“坐于罗喉罗母之住所,为述彼女之德”便在情理之中。少年罗睺罗在母亲的支持下,也于此时随佛出家。

    过了几天,净饭王与谷净释、叔净释、甘露净释等兄弟四人,带领应征出家的五百王族子弟到萨卢园见佛。净饭王乘坐着驷马大车,白马白车白宝盖;谷净释青马青车青宝盖;叔净释黄马黄车黄宝盖;甘露净释赤马赤车赤宝盖。其他释迦族人也都骑马乘象,鱼贯而来。

    “云何知车乘…见幢[g]盖知车”,看见车盖就知道主人的身份地位了。中国古代帝王“帷盖皆翠羽饰之,取其轻也。”“后居宫中所乘…以羽作小盖,为翳日也。”国王与王后的车辇皆用“羽盖”,相当于遮阳伞。

    古印度不限于帝王家,富贵之人也可驾乘羽葆之车。羽葆是用漂亮的鸟羽精制而成的遮阳伞,既轻盈美观又防晒挡雨,还可显出尊贵的气派。

    像舍卫城的土豪婆提长者,光是纯金就有八万斤,却舍不得享用,每天吃的是粗碎米、豆汁汤、腐败姜,还要把门关上再吃,生怕被乞食者看见。穿的是粗布衣、薄皮鞋,住的是粗卧具、下劣屋,乘坐的是瘦弱马、破旧车,车盖是用树叶作的。死后遗产无人继承,价值三十万两黄金的家底全部被波斯匿王纳入国库。这样的守财奴毕竟只是个例。

    佛教不讲究世俗排场,不预备华盖仪仗,如佛说:“刀仗侍从、宝盖宝扇、庄严宝车,入我法者无如此事!”但是也不拒绝信众以伞盖作为迎佛的礼仪。

    远远看着八面威风的王族威仪,佛对比丘们说:“三十三天天神游园观光时也是这样的!”看见甘露王子阿难赤马赤车赤盖,谷净王子阿那律青马青车青盖时,佛说这两个人都将出家学佛:“释阿难第一多闻堪侍左右,阿那律天眼第一!”

    传说阿难与罗云同岁,于佛成道之年荣归故里时出家,不久闻富留那说法便证初果。阿难出家后常在佛的身边,“聪慧总持而常给侍世尊左右”。大约在佛55岁时,成为佛的终身侍者,称职地伴佛走完了最后超过25年的度生之旅。

    除阿难一人堪称是佛的常随众以外,作为出家弟子,从开始的五比丘,发展为日后的千二百五十人,他们时分时合,经常离开佛,深入人间,辗转游化广收徒众,究竟度了多少人,收了多少徒弟,徒弟又收了多少徒弟,已经难以估量。许多佛弟子甚至学佛不认识佛,因为从未见过佛,这种现象也很多。

    比如佛游王舍城时到陶师家求宿:“陶师,我想在陶屋中寄宿一晚,你同意吗?”陶师说:“我不反对,但是有位比丘已经住在里边了,他若让你住,你就随便住吧,他叫弗迦罗娑利!”依照戒律的精神,屋内先有人住时,后来者须征求其同意方可入住,不能强行入住逼走他人,先入住者也不能逼走后入住者。

    佛从陶师家出来走进陶屋,说:“比丘,我想在陶屋寄宿一晚,你同意吗?”比丘说:“尊者,我不反对,草座已经敷好了,您随意住吧!”

    佛从屋外洗足后回到屋中,趺坐于草座上,入定意三昧即第四禅。弗迦罗娑利同样也入四禅。二人彻夜静坐到天明。佛心想,此比丘很奇特,就问:“比丘,你的导师是谁,归依谁出家学道受法?”比丘说:“贤者,有位沙门瞿昙释种子自觉成佛,他是我大师,我归依他出家学道受法!”

    佛问:“见过大师吗?”他说没见过!佛说:“如果见到大师,你认识吗?”他说:“不认识,但我听说佛是佑护众生的世尊,他是我大师,我归依他出家学道受法!”佛想:“这位善男子归依我出家、学道、受法,我可以为他说法!”于是就为他说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聚”。

    佛说:“人有六界聚,由六界相结合,便会投生于母胎。”人是由地水火风空识聚合而成的生命体,因为六界的有机结合,才会投生在母亲的胞胎之中。

    六界分内外,内六界是父母所造之身,从缘起的角度看本来无我,所谓的“我”只是随缘生灭的变量。外六界包括一切客观存在,其中物质部分的存在,基本属性是不变的。虚空部分的存在,其空性是永恒不变的。所有客观存在,性质上是常量,现象上是变量。心不染着于内外一切境相,是佛法修为的基本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