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嗣昌正在城中盘点他的家财,他也知道以太子对卖国贼的痛恨,不杀他便是万幸了。绝对不会再给他官做。
薛嗣昌仔细看着一个玉雕,想象着日后做富家翁的生活。他为官多年,朝中蔡京、高俅等人都是贪腐成风,他也不例外。积攒了颇多家私。即使大梁朝廷不赏赐他,他的家财也足以让他富贵后半世了。
收集一些书画,再买几房美妾,不用操心政事。不用勾心斗角,倒也惬意。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厅外传来。
薛嗣昌把手中的玉雕放到一旁桌子上。正襟危坐。
环州团练使狄坤快步进来,抱拳道:“大人,城外的西夏兵马突然拔营了。”
薛嗣昌突然站起来,道:“什么?刚刚不是还来报说,西夏派了许多支兵马四下抄掠吗?”
狄坤点头道:“先前确实派了不少兵马出去,只是刚刚营中大军却是全部拔营而起,往北去了,还有许多辎重车辆。先前出去抄掠的兵马也没返回,难不成仁忠抛弃了他们?”
薛嗣昌想了想,拍案道:“不好,仁忠这厮多半是放弃一部分兵马,保存精锐了。”
狄坤闻言,道:“那怎么办?”
狄坤是薛嗣昌心腹,先前薛嗣昌投靠西夏,他们也跟随薛嗣昌投了西夏。薛嗣昌是卖国贼,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梁连破察哥、李乾顺两路兵马后,他们也是胆战心惊,害怕大梁秋后算账。
环庆路将官知道仁忠决定退兵后,便都弃了官职,快马跑来环州,准备跟着仁忠大军逃到西夏,以免被大梁清算。
只是薛嗣昌觉得西夏折了李乾顺和察哥,又损失了几十万兵马,已是元气大伤。而大梁却是来势汹汹,害怕西夏会献出他们,向大梁求和。因此不想跟着仁忠去西夏,才有了后来和大梁朝廷的谈判。
狄坤也知道薛嗣昌和大梁朝廷谈的条件,环庆路只有挡住仁忠大军,让大梁兵马合围仁忠大军,才算完成他们的任务。大梁朝廷才会赦免他们一众人的罪过,不光薛嗣昌不会再被任用,便是他们这些各州府要员也都会被免职,不过免职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原本仁忠大军在城外扎营下寨,城中的众人都欢呼雀跃,只要停留几日,大梁兵马也就到了,或许不用大梁兵马合围,仁忠大军便断了粮草土崩瓦解了。他们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他们回乡做一个富家翁也不错。
他们也知道大梁对官员的苛刻,贪一文便斩,无论官员还是小吏。大梁建国打下东京也不过两个多月,处斩的官吏却超过宋朝数十年。
一者是因为宋朝对官员历来优待,很少斩杀官员,贪污敛财更是基本不会问罪。尤其赵佶当了皇帝以后,朝中大臣更是无所不用,大肆敛财。蔡京每年寿辰,各地供奉的生辰纲都以百万贯计。朱勔借花石纲敛财,高俅借禁军敛财,杨戬借扩田所敛财,梁师成卖官鬻爵。可以说朝中重臣都是敛财先锋,而赵佶对这些事情都是一笑置之,因此全国官吏敛财成风。
虽然大梁建国后,便颁布了各种条例,但是习惯了敛财的官吏难免利用手中权力弄一些好处,而大梁遍布的暗探和监察御史一旦发现,全部是斩首,没有例外。
可以说宋朝的官员完全不适应大梁的制度,即使让他们继续做官,也不定何时他们就会犯错,丢了脑袋。倒不如回乡做个富家翁的保险,因此环庆路一众官员对归顺大梁免官为民的事情也都十分满意。
薛嗣昌仔细看着一个玉雕,想象着日后做富家翁的生活。他为官多年,朝中蔡京、高俅等人都是贪腐成风,他也不例外。积攒了颇多家私。即使大梁朝廷不赏赐他,他的家财也足以让他富贵后半世了。
收集一些书画,再买几房美妾,不用操心政事。不用勾心斗角,倒也惬意。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厅外传来。
薛嗣昌把手中的玉雕放到一旁桌子上。正襟危坐。
环州团练使狄坤快步进来,抱拳道:“大人,城外的西夏兵马突然拔营了。”
薛嗣昌突然站起来,道:“什么?刚刚不是还来报说,西夏派了许多支兵马四下抄掠吗?”
狄坤点头道:“先前确实派了不少兵马出去,只是刚刚营中大军却是全部拔营而起,往北去了,还有许多辎重车辆。先前出去抄掠的兵马也没返回,难不成仁忠抛弃了他们?”
薛嗣昌想了想,拍案道:“不好,仁忠这厮多半是放弃一部分兵马,保存精锐了。”
狄坤闻言,道:“那怎么办?”
狄坤是薛嗣昌心腹,先前薛嗣昌投靠西夏,他们也跟随薛嗣昌投了西夏。薛嗣昌是卖国贼,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梁连破察哥、李乾顺两路兵马后,他们也是胆战心惊,害怕大梁秋后算账。
环庆路将官知道仁忠决定退兵后,便都弃了官职,快马跑来环州,准备跟着仁忠大军逃到西夏,以免被大梁清算。
只是薛嗣昌觉得西夏折了李乾顺和察哥,又损失了几十万兵马,已是元气大伤。而大梁却是来势汹汹,害怕西夏会献出他们,向大梁求和。因此不想跟着仁忠去西夏,才有了后来和大梁朝廷的谈判。
狄坤也知道薛嗣昌和大梁朝廷谈的条件,环庆路只有挡住仁忠大军,让大梁兵马合围仁忠大军,才算完成他们的任务。大梁朝廷才会赦免他们一众人的罪过,不光薛嗣昌不会再被任用,便是他们这些各州府要员也都会被免职,不过免职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原本仁忠大军在城外扎营下寨,城中的众人都欢呼雀跃,只要停留几日,大梁兵马也就到了,或许不用大梁兵马合围,仁忠大军便断了粮草土崩瓦解了。他们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他们回乡做一个富家翁也不错。
他们也知道大梁对官员的苛刻,贪一文便斩,无论官员还是小吏。大梁建国打下东京也不过两个多月,处斩的官吏却超过宋朝数十年。
一者是因为宋朝对官员历来优待,很少斩杀官员,贪污敛财更是基本不会问罪。尤其赵佶当了皇帝以后,朝中大臣更是无所不用,大肆敛财。蔡京每年寿辰,各地供奉的生辰纲都以百万贯计。朱勔借花石纲敛财,高俅借禁军敛财,杨戬借扩田所敛财,梁师成卖官鬻爵。可以说朝中重臣都是敛财先锋,而赵佶对这些事情都是一笑置之,因此全国官吏敛财成风。
虽然大梁建国后,便颁布了各种条例,但是习惯了敛财的官吏难免利用手中权力弄一些好处,而大梁遍布的暗探和监察御史一旦发现,全部是斩首,没有例外。
可以说宋朝的官员完全不适应大梁的制度,即使让他们继续做官,也不定何时他们就会犯错,丢了脑袋。倒不如回乡做个富家翁的保险,因此环庆路一众官员对归顺大梁免官为民的事情也都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