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都督等人被杜暹举手之间拿下,消除了朝廷对幽州谋反的疑虑,无疑是一个能让薛崇训高兴的消息。宇文孝从安插在杜暹人马中的内厂眼线那里获得了准信,立刻就让宦官张肖赶着进后宫报信去了。内厂的消息恰好赶在幽州递传上来的奏章之前,于是薛崇训获知这个事儿的时间竟比南衙大臣还要早。
薛崇训因此在第二天见到宇文孝时也忍不住鼓励了一句,对他的办事效率算是一次口头嘉奖。一旁的宦官张肖趁势恭维道:“都是皇上识人,用人用得恰如其分。”
“这么快就和宇文公一处出气了?”薛崇训微笑着用玩笑的口吻说道。
张肖忙道:“奴婢的意思是陛下用杜暹用得恰当,这不一到幽州就办了件让皇上高兴的事,皇上是天下人的共主,您高兴的事自然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这时闻得报时的鼓声,不用去分辨节奏和几声只看太阳的位置也应该是酉时了,每当这会儿南北衙门的官吏多半都已陆续下值,薛崇训也说道:“你们也各自回去,宇文公这段时间得抓紧把扩编内厂的章程给呈上来让我瞧瞧。”
宇文孝和张肖听罢便叩拜告退。薛崇训出了紫宸殿,正遇到从另外一条路过来的妹妹河中公主,她白天常常到温室殿帮助薛崇训处理奏章,旁晚回去,是住在承香殿太平公主那边的,所以薛崇训才觉得她是太平公主的一个眼线。他正巧也想去向太平公主问安,便邀妹妹上了御辇,同车一起前往承香殿。
上次薛崇训和朝臣决定在东北用兵的事以及用人方面,太平公主一点也没有干涉,但她定然是在关注此事的。晋朝刚建立不久,政权仍然不算稳固,大明宫两处当权的地方在各种大事上都比较慎重。而杜暹平定幽州对太平公主来说也算一件好事,所以薛崇训挑今天过去和太平公主见面,相处起来彼此的心情也会好一点吧。
不用薛崇训亲自去说那事,太平公主多半也从别的地方听说了,她在宫里和南衙的人脉很广,朝臣们大多仍然与她保持着来往。不过顺心的事儿多说一遍大概也是无妨的。
自从薛崇训登基正位之后,其实对太平公主的生活是一件好事,她现在既有高高的权力和地位,又可以使大部分事儿让薛崇训去操心。平日里若无热闹的节目,她便在宫中养尊处优地养养身,修炼道法,日子何等逍遥。
薛崇训拜见她时,玉清正在论述道法,太平公主便让他们兄妹二人也坐下来静心听着。薛崇训对那些玄学毫无兴趣,也只能拿出耐心枯坐。
只见母亲一副很认真的模样,此时少了平日的许多威严,却多了几分怡然自得。她穿了一身素雅的道袍,但依旧是丝绸质料,还佩戴了几件珠玉饰物,却是不管正宗道家的一些讲究。薛崇训细看之下,竟在她脸上看不到一丝皱纹,在这个时代四十多岁的妇人能像她这样的外表实属罕见,乍一看上去仍像一个少妇一般根本瞧不出年龄来,而实际上薛崇训作为儿子都已而立之年了。
在这深宫中,镶金的铜鼎青烟寥寥,钟南山的木料地板一尘不染,玉雕的仙鹤、名贵的瓷器字画营造了一个陶然世外般的环境,看似素淡实则奢侈至极,连玉清手里的拿的拂尘的手柄也是白玉质材的,而贵妇们则在这里抛却凡尘论述道法。薛崇训心道难怪有道家度己之说,哪怕玉清的道派不算正宗也可见一斑其中的实质,她们修炼只为自己得道成仙,并没有关心世间苦难的内容。
良久之后,才听得“叮”地一声铜磬敲响,论道总算结束,宫女们上清茶和点心,薛崇训等人问候太平公主的身体安好,说会儿闲话等着吃晚饭了。薛崇训当然提及了幽州的事,又趁此谈攻取营州的战略意义,太平公主只是微微点头道:“我看你的那几个妃子中也就杜心梅的身子好些,有诞龙子的相貌,教她也像她的父亲一样不要辜负了你的期望。”
太平公主又提起了这事儿,本来她并不是一个罗嗦的娘,但在这件事上老是说,薛崇训听多了心下也有点烦躁起来。他又想起了自己那女儿完全不亲自己,对自己的亲情更是少了几分热情……不过他的年龄也不小了,子嗣的问题确实关系政权稳定的大事,他心里也是明白的。薛崇训自忖难道自己是个没有父爱的人?对于儿子的想法竟然只在意政治考虑,而丝毫没有常人那种做父亲的期待心情。
“你上回组建了一个内阁,最近又在过问‘内厂’的事?”太平公主又问了一句。
薛崇训道:“边地各州长史其实都有一批细作,用于探听各族的动向和大事。而中枢了解情况一般只能凭借地方官的奏章,其中难免有自我推卸责任等原因上奏不实者,造成言道不通。所以我想直接建立一个机构,明察暗访各地实情,作为奏章的一个情报补充。”
太平公主道:“宇文姬端庄贤淑安守本分,本应萌封其家,但宇文孝在官场士林的威望资历不足,不好委以重任。你还不如封他一个爵位安享富贵,反而让他去捣鼓那个内厂,不是得罪人的事儿么?”
“母亲说得是,我再考虑一下,找宇文孝商议。”薛崇训不置可否地说道。
他们说了一阵话便到晚饭的时候了,太平公主自然留薛崇训一起吃饭。家常便饭有薛崇训和河中公主和她在一起,倒也算是一种天伦之乐。
薛崇训因此在第二天见到宇文孝时也忍不住鼓励了一句,对他的办事效率算是一次口头嘉奖。一旁的宦官张肖趁势恭维道:“都是皇上识人,用人用得恰如其分。”
“这么快就和宇文公一处出气了?”薛崇训微笑着用玩笑的口吻说道。
张肖忙道:“奴婢的意思是陛下用杜暹用得恰当,这不一到幽州就办了件让皇上高兴的事,皇上是天下人的共主,您高兴的事自然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这时闻得报时的鼓声,不用去分辨节奏和几声只看太阳的位置也应该是酉时了,每当这会儿南北衙门的官吏多半都已陆续下值,薛崇训也说道:“你们也各自回去,宇文公这段时间得抓紧把扩编内厂的章程给呈上来让我瞧瞧。”
宇文孝和张肖听罢便叩拜告退。薛崇训出了紫宸殿,正遇到从另外一条路过来的妹妹河中公主,她白天常常到温室殿帮助薛崇训处理奏章,旁晚回去,是住在承香殿太平公主那边的,所以薛崇训才觉得她是太平公主的一个眼线。他正巧也想去向太平公主问安,便邀妹妹上了御辇,同车一起前往承香殿。
上次薛崇训和朝臣决定在东北用兵的事以及用人方面,太平公主一点也没有干涉,但她定然是在关注此事的。晋朝刚建立不久,政权仍然不算稳固,大明宫两处当权的地方在各种大事上都比较慎重。而杜暹平定幽州对太平公主来说也算一件好事,所以薛崇训挑今天过去和太平公主见面,相处起来彼此的心情也会好一点吧。
不用薛崇训亲自去说那事,太平公主多半也从别的地方听说了,她在宫里和南衙的人脉很广,朝臣们大多仍然与她保持着来往。不过顺心的事儿多说一遍大概也是无妨的。
自从薛崇训登基正位之后,其实对太平公主的生活是一件好事,她现在既有高高的权力和地位,又可以使大部分事儿让薛崇训去操心。平日里若无热闹的节目,她便在宫中养尊处优地养养身,修炼道法,日子何等逍遥。
薛崇训拜见她时,玉清正在论述道法,太平公主便让他们兄妹二人也坐下来静心听着。薛崇训对那些玄学毫无兴趣,也只能拿出耐心枯坐。
只见母亲一副很认真的模样,此时少了平日的许多威严,却多了几分怡然自得。她穿了一身素雅的道袍,但依旧是丝绸质料,还佩戴了几件珠玉饰物,却是不管正宗道家的一些讲究。薛崇训细看之下,竟在她脸上看不到一丝皱纹,在这个时代四十多岁的妇人能像她这样的外表实属罕见,乍一看上去仍像一个少妇一般根本瞧不出年龄来,而实际上薛崇训作为儿子都已而立之年了。
在这深宫中,镶金的铜鼎青烟寥寥,钟南山的木料地板一尘不染,玉雕的仙鹤、名贵的瓷器字画营造了一个陶然世外般的环境,看似素淡实则奢侈至极,连玉清手里的拿的拂尘的手柄也是白玉质材的,而贵妇们则在这里抛却凡尘论述道法。薛崇训心道难怪有道家度己之说,哪怕玉清的道派不算正宗也可见一斑其中的实质,她们修炼只为自己得道成仙,并没有关心世间苦难的内容。
良久之后,才听得“叮”地一声铜磬敲响,论道总算结束,宫女们上清茶和点心,薛崇训等人问候太平公主的身体安好,说会儿闲话等着吃晚饭了。薛崇训当然提及了幽州的事,又趁此谈攻取营州的战略意义,太平公主只是微微点头道:“我看你的那几个妃子中也就杜心梅的身子好些,有诞龙子的相貌,教她也像她的父亲一样不要辜负了你的期望。”
太平公主又提起了这事儿,本来她并不是一个罗嗦的娘,但在这件事上老是说,薛崇训听多了心下也有点烦躁起来。他又想起了自己那女儿完全不亲自己,对自己的亲情更是少了几分热情……不过他的年龄也不小了,子嗣的问题确实关系政权稳定的大事,他心里也是明白的。薛崇训自忖难道自己是个没有父爱的人?对于儿子的想法竟然只在意政治考虑,而丝毫没有常人那种做父亲的期待心情。
“你上回组建了一个内阁,最近又在过问‘内厂’的事?”太平公主又问了一句。
薛崇训道:“边地各州长史其实都有一批细作,用于探听各族的动向和大事。而中枢了解情况一般只能凭借地方官的奏章,其中难免有自我推卸责任等原因上奏不实者,造成言道不通。所以我想直接建立一个机构,明察暗访各地实情,作为奏章的一个情报补充。”
太平公主道:“宇文姬端庄贤淑安守本分,本应萌封其家,但宇文孝在官场士林的威望资历不足,不好委以重任。你还不如封他一个爵位安享富贵,反而让他去捣鼓那个内厂,不是得罪人的事儿么?”
“母亲说得是,我再考虑一下,找宇文孝商议。”薛崇训不置可否地说道。
他们说了一阵话便到晚饭的时候了,太平公主自然留薛崇训一起吃饭。家常便饭有薛崇训和河中公主和她在一起,倒也算是一种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