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务实与沉一贯双目一交,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一种深深的怀疑。这下子,高务实也不禁有些自我怀疑起来,暗道:难道真不是沉一贯做的?难道沉一贯还怀疑这是我做的?可是……为什么呢?
沉一贯有可能暗害皇帝,这一点是高务实之前就已经有所预计的,而且他认为这个推论大致上不会有什么错误。就算判断真有偏差,也只能是出在时间节点上,而不应该是出在这个计划是否需存在上。
当然,高务实也不得不承认,沉一贯如果真是特意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安排了针对皇帝的阴谋,那么这个计划本身确实有点失智,不太像是沉一贯该有的水平。
为什么呢?因为皇帝如果真的就在今天因故驾崩,这虽然对于他高务实而言肯定是个巨大的政治打击,但实话实话……并不致命。
原因很简单:皇嫡子还好好的啊!
想想看,如果今天皇帝驾崩,那么皇嫡子哪怕还没有被册立为太子,但他的身份是明摆着毫无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即便今天才满月,按照大明的规矩和传统,他也一定能当上襁褓中的新君。
天家孤儿寡母这种事放在别的朝代的确有很大的危险,但在大明却不然,孤儿寡母又如何?只要内阁不出乱子,孤儿寡母根本不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
那么,内阁会不会出乱子呢?不客气的说,只要高务实不想内阁出乱子,这乱子就出不了!
凭什么?就凭在这种危急时刻,只有他高务实能确保禁卫军一定不敢抗命!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无论是政变还是顶层权力出现其他形式的异常交接,但凡想要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朝廷中枢。
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朝廷中枢?当然是首先控制京师兵权!
一旦现在真的出现皇帝突然驾崩这种完全意料之外的变故,朝中大臣又对几位皇子谁应该继位出现争议时,理论上当然应该由两宫太后做决策。
然而,大明的太后可不是大汉的太后,大汉的太后那是有法理和传统支撑的可以做这种决定,但大明的太后其实根本没有这种法理支撑和传统支撑啊。
因此,事实上两宫太后并没有权力主动下达懿旨表示应该由谁继位,而是必须等内阁拟票建议,然后太后才能选择支持或者否决——当然,从历史来看,大明的太后们似乎没有否决过内阁的建议,尤其是集体建议。
所以这么一说就很明白了,事实上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新君由谁继位的决定权归根结底在于内阁。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当年世宗嘉靖帝之所以有机会以藩王身份继承大统,那也是内阁选中的嘛。
虽说嘉靖当时从血统而言的确是最符合继位要求的,但这事怎么说呢……如果内阁就是没有推荐他,而是向太后另外推荐了一位其他藩王,难道就不能成?
答桉是也能成。因为内阁的推荐并不仅仅代表内阁那几位阁臣的个人看法,它事实上是代表整个文官集团的态度,当这种态度再经过太后的背书,那就是“皇权与臣权达成一致”,谁也反对不了。
除非军权反对了。
大明的军权会反对吗?土木堡之变以前或许还有这种可能,土木堡之变以后谁都知道根本不可能。
沉一贯有可能暗害皇帝,这一点是高务实之前就已经有所预计的,而且他认为这个推论大致上不会有什么错误。就算判断真有偏差,也只能是出在时间节点上,而不应该是出在这个计划是否需存在上。
当然,高务实也不得不承认,沉一贯如果真是特意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安排了针对皇帝的阴谋,那么这个计划本身确实有点失智,不太像是沉一贯该有的水平。
为什么呢?因为皇帝如果真的就在今天因故驾崩,这虽然对于他高务实而言肯定是个巨大的政治打击,但实话实话……并不致命。
原因很简单:皇嫡子还好好的啊!
想想看,如果今天皇帝驾崩,那么皇嫡子哪怕还没有被册立为太子,但他的身份是明摆着毫无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即便今天才满月,按照大明的规矩和传统,他也一定能当上襁褓中的新君。
天家孤儿寡母这种事放在别的朝代的确有很大的危险,但在大明却不然,孤儿寡母又如何?只要内阁不出乱子,孤儿寡母根本不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
那么,内阁会不会出乱子呢?不客气的说,只要高务实不想内阁出乱子,这乱子就出不了!
凭什么?就凭在这种危急时刻,只有他高务实能确保禁卫军一定不敢抗命!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无论是政变还是顶层权力出现其他形式的异常交接,但凡想要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朝廷中枢。
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朝廷中枢?当然是首先控制京师兵权!
一旦现在真的出现皇帝突然驾崩这种完全意料之外的变故,朝中大臣又对几位皇子谁应该继位出现争议时,理论上当然应该由两宫太后做决策。
然而,大明的太后可不是大汉的太后,大汉的太后那是有法理和传统支撑的可以做这种决定,但大明的太后其实根本没有这种法理支撑和传统支撑啊。
因此,事实上两宫太后并没有权力主动下达懿旨表示应该由谁继位,而是必须等内阁拟票建议,然后太后才能选择支持或者否决——当然,从历史来看,大明的太后们似乎没有否决过内阁的建议,尤其是集体建议。
所以这么一说就很明白了,事实上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新君由谁继位的决定权归根结底在于内阁。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当年世宗嘉靖帝之所以有机会以藩王身份继承大统,那也是内阁选中的嘛。
虽说嘉靖当时从血统而言的确是最符合继位要求的,但这事怎么说呢……如果内阁就是没有推荐他,而是向太后另外推荐了一位其他藩王,难道就不能成?
答桉是也能成。因为内阁的推荐并不仅仅代表内阁那几位阁臣的个人看法,它事实上是代表整个文官集团的态度,当这种态度再经过太后的背书,那就是“皇权与臣权达成一致”,谁也反对不了。
除非军权反对了。
大明的军权会反对吗?土木堡之变以前或许还有这种可能,土木堡之变以后谁都知道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