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之行并不能耽搁太久,当高务实他们会谈之时,同行而来的刘綎等部则在预先确定的郊外野地扎营。
这次扎营之后,高务实将只领兵一千余人进京。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此番回京不是凯旋班师,京师也没有准备郊迎等项目,因此就只能适用于将领进京的制度,即各将领兵不超过五百。
此番随高务实回京并准备回镇的总兵级将领只有两位,就是董一元和刘綎,因此标准额度即为一千人。至于高务实,按理说他是文官,其实没有带兵数量的限制,只不过他同时又是南宁候,这其中就有点敏感了。
其实在当时皇帝的册封制文中,是明确写了高务实封侯属于文官封侯,所凭借的功劳是这么多年来的一系列改革。因为这些改革带来的成就,伐元大业才得以实现,由此可见高务实封侯的功劳本质上是萧何式的——萧何当然是文官,所以制书中拿本朝的李善长封国公来类比。
然而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知道的是,这道旨意非要纠结于高务实是以文臣封爵,还是以武臣封爵,归根结底不过是皇帝要捧高务实。
别看都是封爵,封爵也是有档次之分的。这里说的档次可不是公比侯大,侯比伯大,而是同级爵位之间的差别。
一般来说,档次最低的就是外戚封爵。这个好解释,就如同李太后之父李伟,其在隆庆朝时受封武清伯,等到他外甥朱翊钧当了皇帝并且亲政,立刻被加封至武清候。这样的封爵就是外戚封爵。
根据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明朝的外戚原则上很少能够得到爵位,就算有也不会赐封土,而且他们通常不会拥有最高级爵位,也就是国公。
另外,外戚的爵位用处也比较有限,一般只给钱粮不予实权。到了明中后期,由于五军都督府已经成了摆设,于是倒有极个别的外戚封爵后可以到五军都督府挂名,但是请注意——真的只是挂名,连班都不用(不准)去上。
不过最狠的还是到了嘉靖时期,这位世宗皇帝还下令外戚爵位不许世袭,就算皇帝非要开特例,也只能世袭一二代,有点类似于推恩令。这也是武清候李伟死后闹出那么大麻烦的原因。
武清候家这件事之前好像忘记说了,简略讲一下:李伟死时的爵位是武清候,但他死的时候朱翊钧已经亲政。为了表现自己孝顺太后,朱翊钧坚持要给李伟死后追封安国公。
这件事当时闹得朝野上下也是谏言不断,但朱翊钧死占着一个“孝”字,最终还是被他坚持下来。当然,高务实也算是帮了点小忙——倒不是上疏支持皇帝,而是只劝了一次,说了一通别人都说过的大道理,然后就没了下文。
对于当时的皇帝而言,不反对,或者说不激烈反对,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支持了。
不过李伟虽然死后追封,但那是死后尊荣,他袭爵的儿子理论上还得按照老规矩办事。老规矩刚才说过,要么不可袭爵,非要袭爵也得推恩,让武清候回归武清伯才对。
然而朱翊钧又不肯,他把这件事打包在一块处理,外公要追封国公,大舅要不推恩袭爵武清候。当然,这事最后也成了。
闲话说完,言归正传。即便如武清候家这般,圣眷看起来隆重到了极点,可是那又如何?就好比李唐的公主往往愁嫁一样,问题既然出现就总有根源在线。光是皇帝强推,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也并不能真正提高舅家的地位。
于是,除了能享受侯爷的俸禄之外,长子李文全、次子李文贵两人还都加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却也依旧不掌握任何实权,两位左都督连都督府没敢去过,属于是奉旨白嫖工资。
外戚封爵之上的就是武臣封爵,或者文臣以武功封爵。武臣封爵可以参照李成梁,打了半辈子,基本上胜多负少,实实在在搞定了很多边疆的麻烦,才得以封个流
爵,也就是不能世袭的。
这次扎营之后,高务实将只领兵一千余人进京。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此番回京不是凯旋班师,京师也没有准备郊迎等项目,因此就只能适用于将领进京的制度,即各将领兵不超过五百。
此番随高务实回京并准备回镇的总兵级将领只有两位,就是董一元和刘綎,因此标准额度即为一千人。至于高务实,按理说他是文官,其实没有带兵数量的限制,只不过他同时又是南宁候,这其中就有点敏感了。
其实在当时皇帝的册封制文中,是明确写了高务实封侯属于文官封侯,所凭借的功劳是这么多年来的一系列改革。因为这些改革带来的成就,伐元大业才得以实现,由此可见高务实封侯的功劳本质上是萧何式的——萧何当然是文官,所以制书中拿本朝的李善长封国公来类比。
然而不管怎么说,大家都知道的是,这道旨意非要纠结于高务实是以文臣封爵,还是以武臣封爵,归根结底不过是皇帝要捧高务实。
别看都是封爵,封爵也是有档次之分的。这里说的档次可不是公比侯大,侯比伯大,而是同级爵位之间的差别。
一般来说,档次最低的就是外戚封爵。这个好解释,就如同李太后之父李伟,其在隆庆朝时受封武清伯,等到他外甥朱翊钧当了皇帝并且亲政,立刻被加封至武清候。这样的封爵就是外戚封爵。
根据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明朝的外戚原则上很少能够得到爵位,就算有也不会赐封土,而且他们通常不会拥有最高级爵位,也就是国公。
另外,外戚的爵位用处也比较有限,一般只给钱粮不予实权。到了明中后期,由于五军都督府已经成了摆设,于是倒有极个别的外戚封爵后可以到五军都督府挂名,但是请注意——真的只是挂名,连班都不用(不准)去上。
不过最狠的还是到了嘉靖时期,这位世宗皇帝还下令外戚爵位不许世袭,就算皇帝非要开特例,也只能世袭一二代,有点类似于推恩令。这也是武清候李伟死后闹出那么大麻烦的原因。
武清候家这件事之前好像忘记说了,简略讲一下:李伟死时的爵位是武清候,但他死的时候朱翊钧已经亲政。为了表现自己孝顺太后,朱翊钧坚持要给李伟死后追封安国公。
这件事当时闹得朝野上下也是谏言不断,但朱翊钧死占着一个“孝”字,最终还是被他坚持下来。当然,高务实也算是帮了点小忙——倒不是上疏支持皇帝,而是只劝了一次,说了一通别人都说过的大道理,然后就没了下文。
对于当时的皇帝而言,不反对,或者说不激烈反对,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支持了。
不过李伟虽然死后追封,但那是死后尊荣,他袭爵的儿子理论上还得按照老规矩办事。老规矩刚才说过,要么不可袭爵,非要袭爵也得推恩,让武清候回归武清伯才对。
然而朱翊钧又不肯,他把这件事打包在一块处理,外公要追封国公,大舅要不推恩袭爵武清候。当然,这事最后也成了。
闲话说完,言归正传。即便如武清候家这般,圣眷看起来隆重到了极点,可是那又如何?就好比李唐的公主往往愁嫁一样,问题既然出现就总有根源在线。光是皇帝强推,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也并不能真正提高舅家的地位。
于是,除了能享受侯爷的俸禄之外,长子李文全、次子李文贵两人还都加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却也依旧不掌握任何实权,两位左都督连都督府没敢去过,属于是奉旨白嫖工资。
外戚封爵之上的就是武臣封爵,或者文臣以武功封爵。武臣封爵可以参照李成梁,打了半辈子,基本上胜多负少,实实在在搞定了很多边疆的麻烦,才得以封个流
爵,也就是不能世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