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些人称第二次中东会战中的胡赖斯战役是断送美国世界霸权的一场战役,好像我们这些曾经在胡赖斯战场上同苏联坦克部队苦战的军人都是美国的罪人一样!实际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想象胡赖斯战场上的美人和英人有多么的勇敢,我们冒着苏联人的强大火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没有人害怕,没有人退缩,每个次胡赖斯战场上下来的英美军人都是最优秀的,都是英雄。
也许有人会说:‘可你们还是打败了,而且还是1200辆坦克被200辆坦克打败!’这样的指责整整困扰了我10年,现在我决定不再沉默,我要用事实来反驳这种无知的观点,不是为了我这个将死之人,而是为了在胡赖斯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所有英美军人。
是的,我们的1200辆坦克是被苏联人的200辆坦克给打败了。但是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的敌人使用的并不是普通的坦克,而是一种被称为‘坦克歼击车’的特殊坦克,这种坦克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对付普通坦克的,事实上当时的美国陆军里面也有同样的武器,我们有500辆从德国进口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此外我们还从德国人那里购买到了图纸和生产许可,可以制造2000辆这样的坦克歼击车。但是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它们的机动性非常糟糕,车厢中的工作环境极差,身材高大的美国士兵在里面很难活动和工作……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所以我们没有将这种武器用到道路交通状况非常糟糕的中东战场。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是我们输掉胡赖斯战役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个错误同我们这些在胡赖斯战场上奋战的美国一线军人没有关系。”——以上摘自史迪威中将的回忆录《错误的战争》。
在后来成为畅销书的《错误的战争》一书中,史迪威中将把胡赖斯一战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英美的坦克不得利,这是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看待关系到世界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然而如果就事论事,这的确是事实。
当5月17日下午2点30分整,英美联军的炮击嘎然而止,担任装甲突击集群总指挥的奥金莱克中将向全体突击部队发出了:“十字军、十字军、十字军!”的突击信号!刚刚平息的炮声,很快就被英美坦克发动机的隆隆轰鸣声所取代。
苏联红军第39坦克军的指挥官们事先已经预料到,英美军队将要发起一波在中东战场来说是超大规模的坦克集群突击。所以,英美的炮击刚一结束,他们就命令苏联工兵冒死在苏军坦克集群前方埋设反坦克地雷了。由于决战地点是临时选择的,因此苏军并没有事先构筑坚固的反坦克阵地,也没有挖掘反坦克壕,只能依靠临时埋设的反坦克地雷来保护己方坦克。不过英美坦克集群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很快在苏军坦克集群的阵地前方,出现了一大片高高扬起的尘土,而这也就意味着双方的短兵相接就要开始了。
英军的坦克冲锋的速度很快,几乎达到了每小时20公里。很快,苏联红军的坦克兵就能目视到对手了,并且紧张地望着从远处沙丘顶部和两边不断涌出的坦克,数量几乎没有穷尽!许多年后,指挥胡赖斯战役的苏军名将崔可夫也在回忆录中提到“他们的坦克像潮水一样涌来,好像有1000辆之多,那么多的坦克就展开在不到20公里的正面,真是太密集了,就连我也被吓了一跳。”
英国人一次性投入了600辆坦克、180辆自行火炮和255辆履带式装甲车,排出了个密集的楔形阵,拖着漫天的沙场,水银泻地般的咆哮而来!苏联红军第39坦克军此时还有181辆su-75可以战斗,崔可夫将这些坦克一字排开,拉出一个超过10000米的长蛇阵。在这些su-75两侧则是印度红军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组成的掩护阵地。另外,还有两个师的印度红军步兵也同苏联坦克部署在一起,他们的任务是保护su-75不被英美步兵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所摧毁——实际上崔可夫想象中的英美步兵手中的“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是不存在的。这两个国家都没有装备这种武器,美国步兵手中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手榴弹,这是一种1.6公斤重,采用锥形装药的反坦克手榴弹。因为太重,所以根本丢不远。而英军步兵的情况稍好一些,他们除了拥有反坦克手榴弹外,还配备了口径的博斯坦反坦克步枪,不过在战场上同样起不了什么作用。
下午2点45分,双方越1000辆坦克(苏军181辆;英军600辆)在胡赖斯镇外的沙漠中开始了第一轮钢铁对撞!
冲在最前面的是英军的马蒂尔达2型坦克,他们的任务是“吸引苏联su-75的注意力”——这是史迪威中将的原话,不过奥金莱克却不能正确理解。他给这些马蒂尔达2型坦克的命令就是向前冲锋!接近苏联的su-75,然后用40炮解决对方。可摆在英国坦克炮手们面前的现实是,他们的40炮在545米的距离上只能穿透51的装甲,而苏联的su-75拥有60的装甲,如果考虑到60度的斜角,这种装甲的实际防护能力相当于90!马蒂尔达2型的40炮是根本不能穿透这种厚度的装甲的。所以这样的冲锋,其实就是送死!
因为在之前的交手中,已经知道了英军坦克的虚实,所以崔可夫没有采取边打边退,以保持“理想距离”的坦克防御战术。而是让所有的su-75原地不动充当起了固定火力点。利用威力强大的75炮对猛冲过来的英军坦克实施精确射击。前进中的英国坦克接二连三的中弹,毫无还手之力,却依旧前赴后继地往前冲。真的好像在自杀一样,让观战的林祚大和巴顿都感到难以置信。
……
“所有su-75注意,自由射击!自由射击!”
“炮群开火!”
“敢死队,上啊,快上去!”
这边英国坦克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那边苏联人的su-75和各种各样其它的反坦克武器和压制火炮也都火力全开,配合苏军第39坦克军作战的印度步兵也扛着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反坦克手雷和燃烧瓶发起突击。瞬间,战场上的两军就激战成了一团。
“1点钟方向,距离520米,马蒂尔达2型,穿甲弹,开火!”编号569的su-75自行火炮的车长叶尔马科夫从打开的车厢顶盖上面探出了半个身子,举着望远镜在乱哄哄的战场上寻找目标。由于su-75的车厢内太过闷热,而且观察口的视角不佳,所以苏军坦克兵很喜欢探出身子来寻找目标。根据叶尔马科夫报出的坐标和距离,那门48倍口径的75炮的炮口立刻闪出橘红色的火光。车体距离震动的同时,被瞄准的那辆马蒂尔达2型顿时就化成了一团巨大的火球,猛然炸裂开来。
中国国防军装备的46倍口径的75反坦克炮使用普通钢芯穿甲弹的情况下,就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直角穿透116的均质装甲钢。这种48倍口径的75坦克炮在520米的距离上有多大的威力就可想而知了!虽然英国装甲钢板的工艺不错,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表面硬化工艺,比普通的钢板拥有更强的防弹能力。但是78的正面装甲在520米的距离上还是禁不住su-75的打击,与此同时,马蒂尔达的40反坦克炮的弹丸打在su-75的正面装甲上又和挠痒痒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数量上拥有几倍优势的英国坦克,就成了被屠杀的对象!
“11点钟方向,距离660米、马蒂尔达2型,穿甲弹,射击!”在叶尔马科夫的命令下,又一枚75穿甲弹从这辆su-75的炮口中射出。
也许有人会说:‘可你们还是打败了,而且还是1200辆坦克被200辆坦克打败!’这样的指责整整困扰了我10年,现在我决定不再沉默,我要用事实来反驳这种无知的观点,不是为了我这个将死之人,而是为了在胡赖斯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所有英美军人。
是的,我们的1200辆坦克是被苏联人的200辆坦克给打败了。但是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的敌人使用的并不是普通的坦克,而是一种被称为‘坦克歼击车’的特殊坦克,这种坦克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对付普通坦克的,事实上当时的美国陆军里面也有同样的武器,我们有500辆从德国进口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此外我们还从德国人那里购买到了图纸和生产许可,可以制造2000辆这样的坦克歼击车。但是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它们的机动性非常糟糕,车厢中的工作环境极差,身材高大的美国士兵在里面很难活动和工作……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所以我们没有将这种武器用到道路交通状况非常糟糕的中东战场。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是我们输掉胡赖斯战役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个错误同我们这些在胡赖斯战场上奋战的美国一线军人没有关系。”——以上摘自史迪威中将的回忆录《错误的战争》。
在后来成为畅销书的《错误的战争》一书中,史迪威中将把胡赖斯一战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英美的坦克不得利,这是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看待关系到世界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然而如果就事论事,这的确是事实。
当5月17日下午2点30分整,英美联军的炮击嘎然而止,担任装甲突击集群总指挥的奥金莱克中将向全体突击部队发出了:“十字军、十字军、十字军!”的突击信号!刚刚平息的炮声,很快就被英美坦克发动机的隆隆轰鸣声所取代。
苏联红军第39坦克军的指挥官们事先已经预料到,英美军队将要发起一波在中东战场来说是超大规模的坦克集群突击。所以,英美的炮击刚一结束,他们就命令苏联工兵冒死在苏军坦克集群前方埋设反坦克地雷了。由于决战地点是临时选择的,因此苏军并没有事先构筑坚固的反坦克阵地,也没有挖掘反坦克壕,只能依靠临时埋设的反坦克地雷来保护己方坦克。不过英美坦克集群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很快在苏军坦克集群的阵地前方,出现了一大片高高扬起的尘土,而这也就意味着双方的短兵相接就要开始了。
英军的坦克冲锋的速度很快,几乎达到了每小时20公里。很快,苏联红军的坦克兵就能目视到对手了,并且紧张地望着从远处沙丘顶部和两边不断涌出的坦克,数量几乎没有穷尽!许多年后,指挥胡赖斯战役的苏军名将崔可夫也在回忆录中提到“他们的坦克像潮水一样涌来,好像有1000辆之多,那么多的坦克就展开在不到20公里的正面,真是太密集了,就连我也被吓了一跳。”
英国人一次性投入了600辆坦克、180辆自行火炮和255辆履带式装甲车,排出了个密集的楔形阵,拖着漫天的沙场,水银泻地般的咆哮而来!苏联红军第39坦克军此时还有181辆su-75可以战斗,崔可夫将这些坦克一字排开,拉出一个超过10000米的长蛇阵。在这些su-75两侧则是印度红军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组成的掩护阵地。另外,还有两个师的印度红军步兵也同苏联坦克部署在一起,他们的任务是保护su-75不被英美步兵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所摧毁——实际上崔可夫想象中的英美步兵手中的“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是不存在的。这两个国家都没有装备这种武器,美国步兵手中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手榴弹,这是一种1.6公斤重,采用锥形装药的反坦克手榴弹。因为太重,所以根本丢不远。而英军步兵的情况稍好一些,他们除了拥有反坦克手榴弹外,还配备了口径的博斯坦反坦克步枪,不过在战场上同样起不了什么作用。
下午2点45分,双方越1000辆坦克(苏军181辆;英军600辆)在胡赖斯镇外的沙漠中开始了第一轮钢铁对撞!
冲在最前面的是英军的马蒂尔达2型坦克,他们的任务是“吸引苏联su-75的注意力”——这是史迪威中将的原话,不过奥金莱克却不能正确理解。他给这些马蒂尔达2型坦克的命令就是向前冲锋!接近苏联的su-75,然后用40炮解决对方。可摆在英国坦克炮手们面前的现实是,他们的40炮在545米的距离上只能穿透51的装甲,而苏联的su-75拥有60的装甲,如果考虑到60度的斜角,这种装甲的实际防护能力相当于90!马蒂尔达2型的40炮是根本不能穿透这种厚度的装甲的。所以这样的冲锋,其实就是送死!
因为在之前的交手中,已经知道了英军坦克的虚实,所以崔可夫没有采取边打边退,以保持“理想距离”的坦克防御战术。而是让所有的su-75原地不动充当起了固定火力点。利用威力强大的75炮对猛冲过来的英军坦克实施精确射击。前进中的英国坦克接二连三的中弹,毫无还手之力,却依旧前赴后继地往前冲。真的好像在自杀一样,让观战的林祚大和巴顿都感到难以置信。
……
“所有su-75注意,自由射击!自由射击!”
“炮群开火!”
“敢死队,上啊,快上去!”
这边英国坦克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那边苏联人的su-75和各种各样其它的反坦克武器和压制火炮也都火力全开,配合苏军第39坦克军作战的印度步兵也扛着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反坦克手雷和燃烧瓶发起突击。瞬间,战场上的两军就激战成了一团。
“1点钟方向,距离520米,马蒂尔达2型,穿甲弹,开火!”编号569的su-75自行火炮的车长叶尔马科夫从打开的车厢顶盖上面探出了半个身子,举着望远镜在乱哄哄的战场上寻找目标。由于su-75的车厢内太过闷热,而且观察口的视角不佳,所以苏军坦克兵很喜欢探出身子来寻找目标。根据叶尔马科夫报出的坐标和距离,那门48倍口径的75炮的炮口立刻闪出橘红色的火光。车体距离震动的同时,被瞄准的那辆马蒂尔达2型顿时就化成了一团巨大的火球,猛然炸裂开来。
中国国防军装备的46倍口径的75反坦克炮使用普通钢芯穿甲弹的情况下,就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直角穿透116的均质装甲钢。这种48倍口径的75坦克炮在520米的距离上有多大的威力就可想而知了!虽然英国装甲钢板的工艺不错,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表面硬化工艺,比普通的钢板拥有更强的防弹能力。但是78的正面装甲在520米的距离上还是禁不住su-75的打击,与此同时,马蒂尔达的40反坦克炮的弹丸打在su-75的正面装甲上又和挠痒痒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数量上拥有几倍优势的英国坦克,就成了被屠杀的对象!
“11点钟方向,距离660米、马蒂尔达2型,穿甲弹,射击!”在叶尔马科夫的命令下,又一枚75穿甲弹从这辆su-75的炮口中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