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处长!它们来了,老毛子的坦克被引过来了!前面是t28,后面是t26,足足有300多辆!”
“所有75反坦克炮都准备好了吗?很好!都给我听好了!听我的命令再开火,所有火力集中对付t28,别去管t26!把t26留给坦克去对付,先用钨钢穿甲弹打光老毛子的t28!”
听到电话耳机里面兴奋的喊叫声,亲自到前线指挥反坦克炮打埋伏的林祚大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躲在伪装成沙丘的反坦克据点里的官兵立刻行动起来,一门门46倍口径的75反坦克炮被卸掉伪装,推上炮位,伸出长长的炮管,对准前方烟尘涌起的方向。炮手也各就各位,一发发锃亮的钨钢穿甲弹被填入炮膛,就等苏联人的t28坦克自己撞上来了。
常瑞青早些年大张旗鼓搞的“铀合金穿甲弹”现在当然没有研究出来,不过钨钢穿甲弹的研制却早就取得了成功。虽然钨合金的制造难度极高,但是有德国和英国这个盟友提供的碳化钨技术,中国还是拥有了大量生产钨钢穿甲弹的能力。不过这种钨钢穿甲弹的造价不低,几乎是普通钢芯穿甲弹的几倍,所以中国远征军的库存也不是很多,而75口径的钨钢穿甲弹的库存就更少那是用来对付还没有生产出来的苏联重型坦克的杀手锏!如果不是出现了这种拥有加厚正面装甲的t28/1932型,张治中和赵宗扬是绝对舍不得拿出来使用的。
隐藏在沙海当中的60门75反坦克炮刚刚准备好。前面的31型坦克和步(骑)兵就已经且战且退过来了。轰轰轰……t28的76.2炮弹爆炸的声势还是挺唬人的,毕竟口径放在那里。每一次击中31型坦克都会扬起一个大号的火球,不过当火球散去后。被击中的31型坦克多半只是蹭掉一点油漆,仍然能以10公里zuoyou的时速往后撤退。可就是这种算得上是慢吞吞的速度,也足以让这些坦克和苏军坦克集群之间保持一个安全距离了。
因为在加装了30正面装甲后,t28坦克的战斗全重从原本的27吨到28吨一些增加到了32吨!而t28/1932型的发动机马力却没有相应增加,于是这款“速度、装甲、火力完美平衡”的坦克也变成了一个只能龟速前进的大号铁乌龟了。至于苏联的t26坦克,倒是可以跑得快一些,但是它们的装甲实在太单薄。根本扛不住31型坦克的那门45坦克炮,所以只能跟在t28坦克后面缓慢前进,完全发挥不出高速度的优势。
“坦克保持队形。步兵注意跟上,不要着急……敌人是跑不掉的!”尼科诺夫这时已经从自己乘坐的t28坦克的炮塔顶部探出半个身子,手里拿着对讲机话筒在指挥作战。因为早就瞧出了不怎么对劲儿,所以他倒不急于追击。而是让部队保持阵形。徐徐推进。不过他此时最担心的还是中国步兵使用的“铁管武器”,就怕在前方的沙丘后面埋伏着手持“铁管武器”的大股中国步兵。
“停车,全体坦克停车,全体t28,用坦克炮轰击前方沙丘!”
所以每追击一段,尼科诺夫就会命令全体停止前进,用t28所装备的那门76.2步兵炮轰击一下前方的沙丘,以确定一下有没有埋伏。看见前方一切正常。他才大松口气,命令坦克集群继续追击。
不过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距离他指挥的坦克集群不到1500米的正前方,已经有数十门大炮将黑洞洞的炮口瞄准他的这些宝贝坦克了!
“呸呸呸……”林祚大所在的掩体周围刚落下了几枚76.2炮弹,虽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不过炮弹爆炸激起的沙土却差点儿把他所在的掩体给淹没了。这会儿他一边吐着沙沫儿一边拎着电话大声下令:“所有反坦克炮注意,现在,开火!狠狠的打,给老子狠狠打!”
不足1000米的距离,t28坦克的个头又特别高大,对付起来比打靶困难不了多少!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林祚大指挥下的5个反坦克炮兵营的60门75毫米/l46反坦克炮顿时就让苏联坦克兵意识到他们的t28/1932型坦克远远没有到达坚不可摧的程度。冲在最前面的几十辆t28/1932型坦克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就全部中弹!用46倍口径的75炮打出来的钨钢穿甲弹根本不是50到80质量不佳的装甲钢板可以抵挡的。被击中的坦克无一例外都立即失去的战斗力,有些被打中了弹药架发生殉爆,化作了一堆零件,还有一些则燃起了大火,t28坦克使用的是5型航空发动机,燃烧的是汽油而非柴油,自然是一打就着,历时化作了一堆堆金属火炬。
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跟在后面的t28坦克和t26坦克顿时就慌乱起来,有些开足马力想要倒车,先退出这片被死亡笼罩的区域,有些则停车开炮,想要用76.5或37的炮弹将不知道在哪里的敌方坦克或反坦克炮压制住。
短短两三分钟内,由有几十辆t28被打成了废铁,连续的爆炸和炮击的轰鸣声吓得剩余的坦克纷纷开倒车后退,而在t28坦克集群后排督战的尼科诺夫更是傻了眼,脑子里面嗡地一下就出现的追猎者这个名词了!
“追猎者!是追猎者……立即撤退,我们离开这里!快撤退!”
尼科诺夫连忙拿起话筒。用颤抖的声音嚎叫着下达命令。数百辆t28和t26坦克听到命令后,纷纷开足马力倒车。与此同时,75的穿甲弹还是像不要钱似的打过来。目标巨大。行动又极为缓慢的t28坦克根本没有办法闪躲,一辆接着一辆被击中起火!
“开炮!开炮反击!t26从两翼包抄……”
“所有75反坦克炮都准备好了吗?很好!都给我听好了!听我的命令再开火,所有火力集中对付t28,别去管t26!把t26留给坦克去对付,先用钨钢穿甲弹打光老毛子的t28!”
听到电话耳机里面兴奋的喊叫声,亲自到前线指挥反坦克炮打埋伏的林祚大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躲在伪装成沙丘的反坦克据点里的官兵立刻行动起来,一门门46倍口径的75反坦克炮被卸掉伪装,推上炮位,伸出长长的炮管,对准前方烟尘涌起的方向。炮手也各就各位,一发发锃亮的钨钢穿甲弹被填入炮膛,就等苏联人的t28坦克自己撞上来了。
常瑞青早些年大张旗鼓搞的“铀合金穿甲弹”现在当然没有研究出来,不过钨钢穿甲弹的研制却早就取得了成功。虽然钨合金的制造难度极高,但是有德国和英国这个盟友提供的碳化钨技术,中国还是拥有了大量生产钨钢穿甲弹的能力。不过这种钨钢穿甲弹的造价不低,几乎是普通钢芯穿甲弹的几倍,所以中国远征军的库存也不是很多,而75口径的钨钢穿甲弹的库存就更少那是用来对付还没有生产出来的苏联重型坦克的杀手锏!如果不是出现了这种拥有加厚正面装甲的t28/1932型,张治中和赵宗扬是绝对舍不得拿出来使用的。
隐藏在沙海当中的60门75反坦克炮刚刚准备好。前面的31型坦克和步(骑)兵就已经且战且退过来了。轰轰轰……t28的76.2炮弹爆炸的声势还是挺唬人的,毕竟口径放在那里。每一次击中31型坦克都会扬起一个大号的火球,不过当火球散去后。被击中的31型坦克多半只是蹭掉一点油漆,仍然能以10公里zuoyou的时速往后撤退。可就是这种算得上是慢吞吞的速度,也足以让这些坦克和苏军坦克集群之间保持一个安全距离了。
因为在加装了30正面装甲后,t28坦克的战斗全重从原本的27吨到28吨一些增加到了32吨!而t28/1932型的发动机马力却没有相应增加,于是这款“速度、装甲、火力完美平衡”的坦克也变成了一个只能龟速前进的大号铁乌龟了。至于苏联的t26坦克,倒是可以跑得快一些,但是它们的装甲实在太单薄。根本扛不住31型坦克的那门45坦克炮,所以只能跟在t28坦克后面缓慢前进,完全发挥不出高速度的优势。
“坦克保持队形。步兵注意跟上,不要着急……敌人是跑不掉的!”尼科诺夫这时已经从自己乘坐的t28坦克的炮塔顶部探出半个身子,手里拿着对讲机话筒在指挥作战。因为早就瞧出了不怎么对劲儿,所以他倒不急于追击。而是让部队保持阵形。徐徐推进。不过他此时最担心的还是中国步兵使用的“铁管武器”,就怕在前方的沙丘后面埋伏着手持“铁管武器”的大股中国步兵。
“停车,全体坦克停车,全体t28,用坦克炮轰击前方沙丘!”
所以每追击一段,尼科诺夫就会命令全体停止前进,用t28所装备的那门76.2步兵炮轰击一下前方的沙丘,以确定一下有没有埋伏。看见前方一切正常。他才大松口气,命令坦克集群继续追击。
不过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距离他指挥的坦克集群不到1500米的正前方,已经有数十门大炮将黑洞洞的炮口瞄准他的这些宝贝坦克了!
“呸呸呸……”林祚大所在的掩体周围刚落下了几枚76.2炮弹,虽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不过炮弹爆炸激起的沙土却差点儿把他所在的掩体给淹没了。这会儿他一边吐着沙沫儿一边拎着电话大声下令:“所有反坦克炮注意,现在,开火!狠狠的打,给老子狠狠打!”
不足1000米的距离,t28坦克的个头又特别高大,对付起来比打靶困难不了多少!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林祚大指挥下的5个反坦克炮兵营的60门75毫米/l46反坦克炮顿时就让苏联坦克兵意识到他们的t28/1932型坦克远远没有到达坚不可摧的程度。冲在最前面的几十辆t28/1932型坦克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就全部中弹!用46倍口径的75炮打出来的钨钢穿甲弹根本不是50到80质量不佳的装甲钢板可以抵挡的。被击中的坦克无一例外都立即失去的战斗力,有些被打中了弹药架发生殉爆,化作了一堆零件,还有一些则燃起了大火,t28坦克使用的是5型航空发动机,燃烧的是汽油而非柴油,自然是一打就着,历时化作了一堆堆金属火炬。
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跟在后面的t28坦克和t26坦克顿时就慌乱起来,有些开足马力想要倒车,先退出这片被死亡笼罩的区域,有些则停车开炮,想要用76.5或37的炮弹将不知道在哪里的敌方坦克或反坦克炮压制住。
短短两三分钟内,由有几十辆t28被打成了废铁,连续的爆炸和炮击的轰鸣声吓得剩余的坦克纷纷开倒车后退,而在t28坦克集群后排督战的尼科诺夫更是傻了眼,脑子里面嗡地一下就出现的追猎者这个名词了!
“追猎者!是追猎者……立即撤退,我们离开这里!快撤退!”
尼科诺夫连忙拿起话筒。用颤抖的声音嚎叫着下达命令。数百辆t28和t26坦克听到命令后,纷纷开足马力倒车。与此同时,75的穿甲弹还是像不要钱似的打过来。目标巨大。行动又极为缓慢的t28坦克根本没有办法闪躲,一辆接着一辆被击中起火!
“开炮!开炮反击!t26从两翼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