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荷兰号的装甲司令塔里,荷兰舰队司令司盖尔脸色凝重,静静的看着眼前平淡的大海和排列成战列线的法西联合舰队。

    虽然是他下令进攻,但实际上做出决断的却是他手下的范德维尔少将,他手下有四艘蒸汽辅助动力战舰和三艘撞击护卫舰,也是荷兰海军中撞击战术的忠实拥趸。

    并非司盖尔认为撞击战术是错误的,相反,他也非常看重撞击战术,尤其在本国舰队火力与防御力完全不成比例的现在,而在当年的爱尔兰海战中,他更是亲身体验了铁甲舰的撞击战术,只不过他是被撞击的那一个。

    范德维尔作为一个少将,当然看重战术,而司盖尔是海军总司令和海军部长,他要考虑的是海军战略,在他看来,海军最大的意义就是存在,只要舰队存在,一切就有回旋的余地,而撞击显然极为危险的举动。

    在爱尔兰海战中,中国战舰撞击的是木质战列舰,而且吨位都明显不如自己,而荷兰海军要撞击的是和自身重量类似,且身披重甲的铁甲舰,会不会两败俱伤呢?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司盖尔在执行撞击战术之前,调整了阵位,把自己指挥的第一舰队调整到后卫线上,为的就是让这七艘对荷兰最重要的战舰撞击的是敌人木质战列舰,这样在海战中保存住荷兰海军的骨干。

    其实,司盖尔下令执行撞击战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瑞典和葡萄牙的态度,只要荷兰海军取胜,重创法国海军,那么瑞典和葡萄牙就会加入反对法国的大同盟。

    轰隆隆!!!

    一阵连续不断的炮击声从司令塔外传来,打断了司盖尔的思绪,紧接着他看到法西联合舰队笼罩在黑火药爆燃产生的烟尘之中,随后,一些炮弹落在了荷兰舰队之中,砸出一朵朵水花,但没有发现有军舰受损。

    “法国人疯了吗?”有参谋惊呼出声。

    因为双方距离还有至少一千米,如此远的距离,只有中国军舰装备的线膛炮才有可能击中己方军舰,而即便是中国军舰,也不会在这个距离上开炮,因为大规模装备的178、203口径的线膛炮,在这个距离上也无法有效击穿荷兰海军舰船的装甲。

    出人意料的是,信号官走了进来,报告道:“范德维尔将军请求开火!”

    “驳回,只许进行有效炮击。”一开始司盖尔还不明白法国人为何开火,但是在听到范德维尔的请求后,司盖尔倒是明白了。

    无论是法国海军,还是荷兰海军,其中的青年军官很多毕业于中国的海军学院,一些指挥官也接受过中国海军顾问的培训,而海战对敌,在接敌阶段进行全面开火,是帝国海军的一种传统,名为火力震慑,或武力震慑。

    这种传统是前帝国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前帝国时代,虽然海军规模不大,但是总是能维持单舰火力优势,而到了中期,不仅单舰火力有优势,整个海军舰队规模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双方尚未接触之前,进行一轮齐射,展示己方远超敌人的火力,是很有效果的。

    后来,帝国海军普遍吨位大、火炮多且口径大,因此也多喜欢这种展示。而到了铁甲舰时代,因为大规模换装大口径的线膛炮,导致火炮数量明显逊色于木质战列舰,但炮声明显更大,射程明显更远,这种传统依旧维持着。

    随着荷兰舰队越发靠近法西联合舰队,舰船上气氛越来越紧张,一直到两点三十五分的时候,冲锋在前的撞击护卫舰阿姆斯特丹号爆发出了第一声炮击的怒吼,距离六百米,两门十五英寸的酒瓶炮开火,把两枚三百二十五磅重的榴弹直接射向了法国旗舰王太子号,却因为引信问题,只有一枚炸响,但气势非凡,炸起的海水泼洒了王太子号前半船身。

    伴随两翼冲锋的两艘撞击舰队也纷纷开火,其中尤以撞击舰海牙号战果最大,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了自己的目标,法国海军巴黎号,这是一艘吨位在两千七百吨的装甲护卫舰,这枚榴弹砸在了甲板中部,直接把两艘救生用的小艇炸飞,破片溅落,烟尘四起,待巴黎号冲出烟尘的时候,位于舰体中部的那根烟囱断了一截,喷吐的黑烟弥漫了整个上层甲板。

    随后,七省级护卫舰纷纷开火,使用的也是开花弹,其炮郭内的两门火炮可以向前射击,且在船帆收起的情况下不受任何视野阻隔。只有四艘蒸汽辅助动力的战列舰声音比较小,其只有一门布置在船头的六十八磅加农炮,而且还没有合用的开花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