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别礼()
八月初十,京师。
外城正南,一行队伍风尘仆仆自嘉定门而入,当先一百飞翎卫开路,其后是一辆盖顶篷车,再后面是二百飞翎卫和五百军士。杜宁办事妥当,知道皇子和小南年纪小,是以特意提前安排了一辆篷车,出了青州后不久,十六皇子明德便受不住马背上的颠簸,进篷车里休息了。反而是小南出乎众人意料,不但耐住了一路的颠簸和风尘,而且一路上到了京师似乎还显得有些意犹未尽。
如此一来,不但杜宁对他另眼相看,本来就认定他为自家侄儿的靖北伯林文更是越看他越觉得喜欢。林文本是武将,从小就喜欢骑马舞枪,见到小南小小年纪便耐得一路风尘,自然就觉得投缘。
队伍一路前行,到得内城正阳门前,队伍两分,此刻差事已经算完了,五百军士原路折返,自回虎贲营复命。林文和杜宁则带着三百飞翎卫经由正阳门旁的偏门而入,沿着大街继续向北,朝着皇城进发。穿建安门,过金水桥,再往前便是皇城地面了。
此刻已经是申时一刻,不是朝会时刻,皇上不在殿上,通常自然是在西暖阁。绕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往前走便是乾清门。此是内廷正门,门口左右分雌雄各蹲着一直金狮子。
一行人刚到了乾清门口,忽地自里面出来一队人,打头的是个中年内侍,头戴乌纱描金曲脚帽,穿着胸背花盘领窄袖衫,乌角带,红扇面黑下桩的靴子。内侍身后,四名小太监合抬一顶绿呢小轿,轿旁分左右各跟着一名妙龄宫女。
那内侍一见二人便脸上带笑,连忙紧走几步,上前见礼:“老奴见过靖北伯,杜大人。”
两人俯身回礼,林文笑笑没有说话,杜宁则熟络地道:“哟,原来是张公公,可真是巧遇,这是要上哪儿去?”
“回杜大人,老奴是奉太后之命,来此专等两位大人的。”张公公面上堆着笑,见两人面露惊奇之色,随即解释道:“不知道是哪个漏了口风,前些日子的事儿传到了宫里,可怜贵妃娘娘身子刚好,便又是大病一场。昨日太后也知道了,问了皇上才知道两位今日返京,所以太后掐算着时间,下了懿旨让老奴在此专等,并且着两位大人不必着急见皇上,先回去休息,改日再进宫复命不迟。”
杜宁和林文对视了一眼,便点点头答应了,太后既然下了懿旨,想必此刻皇上也应该知晓了,况且差事到了这里也就算完了,即便不能及时复命,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此刻十六皇子明德从篷车里下来,看了看旁边熟悉的红墙碧瓦,白玉栏杆,再抬头朝天上看了一会儿,终于缓缓地呼出一口气来,几岁大的孩子,在这一刻竟恍如大人一般,似乎充满了感慨。
眼见着堂堂的皇子此刻身上穿着粗布衣服,一张小脸变得黑瘦黑瘦的,那张公公顿时用袖口擦拭着眼角,嘴里唠唠叨叨心疼得不行。他迈步上前礼毕之后,拉着明德的手就往那绿呢小轿旁走,旁边早有小宫女掀起了轿帷子。
明德一只脚踏上轿板,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回过头来,目光四下里寻顾,终于看到了骑在马上的小南。此刻小南也在看着他,两人四目相对,似乎都有些不舍。林文见状忙将小南从马背上抱了下来。
先前在青州城里获知明德竟然是一位皇子的时候,小南一半是震惊一半又有些恼怒,恼怒的是明德一路上和他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却一直将这件事瞒着他。小南觉得,如果明德早点亮出皇子身份,或许两人就不用受这么多苦。先前小南一直觉得是这样,但在回程中慢慢将整个事情理了一遍之后,他便有些明白明德为什么不敢明示自己的身份了。先是甘州遇到劫杀,后来在一个从五品的知州门前险些被妇人打死,这些经历都让明德有些惧怕,所以即便一路上明德对小南非常依赖,但仍旧隐瞒了身份。
此刻明德来到小南跟前,忽然俯身一礼,再抬头时,面上满是感激之情。两人四目相对,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小南也不避开,坦然受了明德一礼。可这一幕落在旁人眼里,则是了不得的事情。林文性情豁达,武人之风颇重,此刻见了虽然心中一动,却立刻释然。杜宁则不知作何感想,只在一边看着,面上带着些许微笑。可那张公公则脸色一变,哎哟我的天哪!这小祖宗是怎么了?有事没事向一个孩子行什么礼啊,这……这成何体统啊!那孩子也是个不晓事的,什么礼都敢受!这皇子的礼也是你能受的?
张公公连忙走上前来,板起脸准备训斥小南,但眼角余光忽然瞥见杜宁和林文的脸色,心下忽然一惊。哎哟!不大对呀!张公公在宫中多年,现在能在太后身边侍候着,自然擅长察言观色揣摩他人心思,方才一时激动变了脸色,此刻却不敢再开口,只是缓声劝皇子上轿。
明德没有理他,想了想,从腰里将那块随身玉珮摘了下来。“你救了我,这个送给你。”说罢,将那玉珮递到小南面前。张公公暗地里咽了一下唾沫,但这回却没冒失说话。
若是平时明德给他件东西,小南想都不想就会收了,可此时知道对方是位皇子,这东西若是收了,会不会引起什么麻烦?小南不免有些犹豫,偷偷拿眼神朝林文看了一眼。谁知林文不知道想什么,只笑着看,却没有给他什么暗示!
八月初十,京师。
外城正南,一行队伍风尘仆仆自嘉定门而入,当先一百飞翎卫开路,其后是一辆盖顶篷车,再后面是二百飞翎卫和五百军士。杜宁办事妥当,知道皇子和小南年纪小,是以特意提前安排了一辆篷车,出了青州后不久,十六皇子明德便受不住马背上的颠簸,进篷车里休息了。反而是小南出乎众人意料,不但耐住了一路的颠簸和风尘,而且一路上到了京师似乎还显得有些意犹未尽。
如此一来,不但杜宁对他另眼相看,本来就认定他为自家侄儿的靖北伯林文更是越看他越觉得喜欢。林文本是武将,从小就喜欢骑马舞枪,见到小南小小年纪便耐得一路风尘,自然就觉得投缘。
队伍一路前行,到得内城正阳门前,队伍两分,此刻差事已经算完了,五百军士原路折返,自回虎贲营复命。林文和杜宁则带着三百飞翎卫经由正阳门旁的偏门而入,沿着大街继续向北,朝着皇城进发。穿建安门,过金水桥,再往前便是皇城地面了。
此刻已经是申时一刻,不是朝会时刻,皇上不在殿上,通常自然是在西暖阁。绕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往前走便是乾清门。此是内廷正门,门口左右分雌雄各蹲着一直金狮子。
一行人刚到了乾清门口,忽地自里面出来一队人,打头的是个中年内侍,头戴乌纱描金曲脚帽,穿着胸背花盘领窄袖衫,乌角带,红扇面黑下桩的靴子。内侍身后,四名小太监合抬一顶绿呢小轿,轿旁分左右各跟着一名妙龄宫女。
那内侍一见二人便脸上带笑,连忙紧走几步,上前见礼:“老奴见过靖北伯,杜大人。”
两人俯身回礼,林文笑笑没有说话,杜宁则熟络地道:“哟,原来是张公公,可真是巧遇,这是要上哪儿去?”
“回杜大人,老奴是奉太后之命,来此专等两位大人的。”张公公面上堆着笑,见两人面露惊奇之色,随即解释道:“不知道是哪个漏了口风,前些日子的事儿传到了宫里,可怜贵妃娘娘身子刚好,便又是大病一场。昨日太后也知道了,问了皇上才知道两位今日返京,所以太后掐算着时间,下了懿旨让老奴在此专等,并且着两位大人不必着急见皇上,先回去休息,改日再进宫复命不迟。”
杜宁和林文对视了一眼,便点点头答应了,太后既然下了懿旨,想必此刻皇上也应该知晓了,况且差事到了这里也就算完了,即便不能及时复命,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此刻十六皇子明德从篷车里下来,看了看旁边熟悉的红墙碧瓦,白玉栏杆,再抬头朝天上看了一会儿,终于缓缓地呼出一口气来,几岁大的孩子,在这一刻竟恍如大人一般,似乎充满了感慨。
眼见着堂堂的皇子此刻身上穿着粗布衣服,一张小脸变得黑瘦黑瘦的,那张公公顿时用袖口擦拭着眼角,嘴里唠唠叨叨心疼得不行。他迈步上前礼毕之后,拉着明德的手就往那绿呢小轿旁走,旁边早有小宫女掀起了轿帷子。
明德一只脚踏上轿板,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回过头来,目光四下里寻顾,终于看到了骑在马上的小南。此刻小南也在看着他,两人四目相对,似乎都有些不舍。林文见状忙将小南从马背上抱了下来。
先前在青州城里获知明德竟然是一位皇子的时候,小南一半是震惊一半又有些恼怒,恼怒的是明德一路上和他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却一直将这件事瞒着他。小南觉得,如果明德早点亮出皇子身份,或许两人就不用受这么多苦。先前小南一直觉得是这样,但在回程中慢慢将整个事情理了一遍之后,他便有些明白明德为什么不敢明示自己的身份了。先是甘州遇到劫杀,后来在一个从五品的知州门前险些被妇人打死,这些经历都让明德有些惧怕,所以即便一路上明德对小南非常依赖,但仍旧隐瞒了身份。
此刻明德来到小南跟前,忽然俯身一礼,再抬头时,面上满是感激之情。两人四目相对,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小南也不避开,坦然受了明德一礼。可这一幕落在旁人眼里,则是了不得的事情。林文性情豁达,武人之风颇重,此刻见了虽然心中一动,却立刻释然。杜宁则不知作何感想,只在一边看着,面上带着些许微笑。可那张公公则脸色一变,哎哟我的天哪!这小祖宗是怎么了?有事没事向一个孩子行什么礼啊,这……这成何体统啊!那孩子也是个不晓事的,什么礼都敢受!这皇子的礼也是你能受的?
张公公连忙走上前来,板起脸准备训斥小南,但眼角余光忽然瞥见杜宁和林文的脸色,心下忽然一惊。哎哟!不大对呀!张公公在宫中多年,现在能在太后身边侍候着,自然擅长察言观色揣摩他人心思,方才一时激动变了脸色,此刻却不敢再开口,只是缓声劝皇子上轿。
明德没有理他,想了想,从腰里将那块随身玉珮摘了下来。“你救了我,这个送给你。”说罢,将那玉珮递到小南面前。张公公暗地里咽了一下唾沫,但这回却没冒失说话。
若是平时明德给他件东西,小南想都不想就会收了,可此时知道对方是位皇子,这东西若是收了,会不会引起什么麻烦?小南不免有些犹豫,偷偷拿眼神朝林文看了一眼。谁知林文不知道想什么,只笑着看,却没有给他什么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