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台位于邯郸城内,是赵雍为了演练军队而修炼的操练场,其规模宏大,可容下数万铁骑驰骋演练。

    丛台骑射原名信宫操练,起源于赵烈侯在位之时,是赵国每年春季都要举行的一场盛大演武,多由公卿贵族的少年子弟参与,介时赵王会从其中挑选出优秀者让其加入自己的羽林亲卫,以此来保持贵族子弟们的好武之风。

    赵国地处北疆,民风几近胡风,士多以善战为荣。因为常年与北方的林胡、楼烦、东胡三支游牧部落交战,所以受起骑兵的战术思想影响颇深。在中原各国还在中规中矩的按照春秋时期留下来的老一套车兵步兵的战术时,赵国已经率先摆脱了笨重的战车和铁甲,渐渐改由机动灵活性更加优越的骑兵为主作战方式。

    在赵雍开展“胡服骑射”后,更是将骑兵捧上了军队的最高层。赵军对选拔骑兵有一套十分严格的方法,取四十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等驰骑弓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兵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端的是严苟得紧。这些经过精心选拔出来的骑士,便是号称“百金之士”的赵国精锐骑兵。

    至此,赵国军中的将尉选拔大多数是从骑兵中的佼佼者直接晋升的,也确定了赵军以骑兵作战为主的战略思想。而以往有公卿子弟担任军中将尉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赵军成为了一只充满了活力的年轻军队。但是为了安抚公卿世家,赵雍便成立了一只羽林亲军,由贵族子弟中的佼佼者充任,作为赵军预备军官团。

    而丛台骑射正是主父选拔羽林的骑射比试,所以这些年来赵国贵戚子弟趋之若鹜,皆以入选羽林为荣。

    本来按照规定,是需要年满十五岁方可参与羽林的选拔,赵信才刚刚过十四的年纪,论年纪还是不够,但他是主父亲许的,自然可以例外。

    赵信今天一身崭新的骑服,头上紧缚武冠,腰跨短剑,背负长弓,在马背上努力的挺直着腰板,看上去倒有几分英姿飒爽。

    赵信虽然年少,可在同龄人里面到算生的高大,才十四岁的弱龄就已身长六尺有余,再加上遗传自李氏的出色的相貌,在人群一站到显得格外吸引人。丛台骑射中围观的有不少贵戚的女眷,赵信如此好的卖相倒是吸引了不少眼波,甚至又不少胆大的女眷笑着着着他指指点点。再远一些便是万余身着铁甲的赵国步卒组成的人墙,将十余万围观的赵民挡在外围。

    赵信对这些指指点点倒是没注意,如今他专注的双腿用力夹着跨下的坐骑,紧握着马缰的手心全是汗水,心中倒是有些紧张。他学马术骑射不过短短数月的事情,如今也只能勉强做到奔驰时能平衡住身体射出箭羽,准头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所以父亲前些日子回家时告诉他要提前参加丛台骑射,心中倒是叫苦连连,他倒是有自知之明,以他半吊子的水品十有八九是来丢人现眼的。无奈王命已下,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抬头瞥了眼身边的几名少年,见他们也是满脸紧张,大冷的天甚至额头上冒出了汗珠,想来都是第一次参与如此大的阵势,没准还有不少跟自己一样来撑撑场面的水货。想到这里,赵信心中倒是宽慰了许多,紧握着马缰的渐渐松开,开始笑眯眯的打量起四周的人来了。

    这次参加丛台骑射的共有贵戚子弟一百七十六人,大多是十五到十八年纪的儿郎,共分为甲乙二组。甲组是较为年长者,占去了人数的大半,这些人都是贵戚子弟中的佼佼者,再加上年岁稍长些,无论体制还是骑射的娴熟,都远在乙组之上,这才是今天比试中的最为吸引人的看点。

    相比较而言,年少些的乙组比试到显得没有什么观赏性。这里的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大多身材尚未成型,脸上也是稚气未脱,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参加丛台骑射。每年主父从二组挑选的羽林都少之又少,多半是要等他们年长些第二次、第三次参加的时候才有机会被挑选上。

    赵信转头张望,却是有些意外的看见了两个熟人。身后不远处就是上次事情的罪魁祸首赵敕,他见赵信的目光递来,有心心虚的移开了目光,到似怕了赵信,想来是上次赵信红着眼想杀他报仇的样子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再远些一道怨毒的目光正紧盯着赵信,赵信却微笑的迎上了目光,咧嘴一笑。赵权见他丝毫不畏惧自己,心中更是恨意上涌,紧握着手指嘎嘎作响。

    赵权自小得到公子成的宠溺,又自负天资极高,更是骄傲无比,却被赵信害得被人打断了腿,窝在床上整整二个多月。依他骄傲的性子如何能忍受的住,若非公子成再三叮嘱他丛台骑射前不要惹是生非,他早就带人杀上了赵颌的府邸。

    如今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赵权瞪大眼睛狠狠的盯着赵信,心中盘算着一会如何找机会让他好看。

    就在赵权盘算的时,主父牵着年幼的赵王已经登上规模宏大的丛台,身后肥义、公子成、赵义等一众大臣将军相继跟在其后入座。赵信眯着眼睛找了半天,才从一大堆一样服饰的大臣中找出了自己父亲,赵颌正面色平静的坐在稍微靠后的位子上。倒是有些意外的看见师傅信期也在将军的队列中,站在主父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