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丘鸩闻言一怔,旋即惊喜道;“你说的可是实话?”

    司马喜断然道;“绝无虚言,我已得到齐国使者亲口许诺。齐魏韩三国联军如今已经攻破函谷关,秦国答应了割让河东之地向三国求和。一旦合约定下,则孟尝君将率领三国联军北上势压赵国,救我中山国.”

    “不出二十日,赵军必退,如若不退,你大可砍下我的头颅向三军谢罪,将军以为如何?”

    吾丘鸩面色犹豫的看着司马喜,见他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心中倒是信上了几分。况且司马喜就算再怎么阴险狡猾,他也是中山国的相邦,已经位极人臣,中山国若是长存不衰,他的权势就是得到了极大的保障。相反要是中山国完了,他的一切也就化为须有。

    吾丘鸩同时考虑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城中的粮草问题。本来城中所存的粮仓,只够二十三万军民一月之口粮。若是采用小斛分粮的办法,再靠杀战马,应该能撑上两月。

    可问题就在小斛分粮必然激起军中士卒的怒气,要知道打仗是件很费体力的事情,每日只能以稀粥果腹,久之军中必生怨气,士气自然会大受影响。这也是吾丘鸩最为担心的事情,所以才想到借用宫中的财物来鼓舞士气,平抚军心。可财物再好也只是财物,不能填饱肚子的,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法。

    但是如果真的司马喜说的那样形势就大大不同了。齐国一旦出兵干涉,那赵国就将腹背受敌,临近中原的邯郸将面临着来自南方的威胁。邯郸若是有了什么闪失,则赵国根基动摇,国势势必一落千丈。所以赵雍绝不可能将主力大军冒险继续留在中山国内,只会回师邯郸以御强敌,这样灵寿之围便不攻自破了。

    也就是说中山军可以不用采用小斛分粮的办法来维持用度,大可以如战事正常的水平来分配粮食,也就不用担心士气低落的问题了。

    这个消息对正束手无策的吾丘鸩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心直豪爽的他丝毫没有掩饰脸上的喜色,连带对司马喜的讨厌也减了不少,看他觉得顺眼多了。

    要知道中山国之所以能顽强的存活数百年,齐国和燕国的鼎力支持功不可没。只是燕国陷入子之之乱时,作为盟友的中山王姬尚非但没有出兵相助,反而在司马喜的鼓动下联合齐国共同伐燕,攻陷了燕国大片的领土,国势一时大涨。可惜随后燕公子职在赵韩秦三国的强势支持下即位燕王,将齐军赶出了燕国,连带中山军也被打的大败而归,所占的领土全部吐了出来。

    对燕国的战争无疑是中山国国策上最大的一笔败笔,非但没有获得寸许土地,反而失去了燕国这个传统的重要盟友。燕人也是十分痛恨中山国这种对盟友落井下石的可耻行径,从此视中山国为死敌,如今中山国便也只能寄托希望于齐国一国之上。

    吾丘鸩正欲开口说些什么,却忽然听到远处赵军中悠长的号角声响起,面色不由一变。这时城墙上的中山军也是一阵骚动,一些有经验的军官已经开始大声呼喊下令。

    “怎么了?”姬尚急忙问道。

    吾丘鸩沉下了脸,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的说道;“大王,赵军要攻城了。”

    ……

    赵军丝毫没有掩藏他们实力的意图,在抵达灵寿城下的第一日,也不待休整,赵军就发动了一起规模浩大的攻城。

    伴随着悠长的号角声响起,赵军的营地内军号铿锵,锣鼓震天,无数的士卒踏着整齐的步伐,推着巨大的井阑和蹬城云梯,发出了山洪海啸般呐喊向灵寿缓缓逼近,最后先锋停在三箭之外的地方,列阵待命。

    灵寿城北面临水,西面和南面则是依山所建,临着山地,并不适合攻城队伍和器械的展开,所以赵雍巡视一番后,便决定放弃从这三面攻城。东面则是广大的平原,非常适合大军的攻城,赵军和中山军都齐齐将目光转向了这里,将东城定位进攻和防守的重点。

    赵雍高居马上,仰头面色肃穆的看向远处高大的灵寿城,高举起右手重重挥下。旗官会意,红旗翻动,随之远处低沉的鼓号缓缓响起,一只二万余人的骑兵飞快的脱离了中军方阵,迅速向灵寿城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