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虏主力杀向宣府,疑兵留在墙子岭,如果实力允许,大明的第一选择当然是集结重兵,杀出墙子岭,将墙子岭外面的敌军杀一个片甲不留,但大明实力不够,没有同建虏野战的能力,即便是墙子岭之外的两三万建虏,大明也是没有胃口吞下的。
建虏多骑,明军多步,步兵杀出长城,围攻建虏骑兵,等于是自己找死。为今之计,只能隐忍挨打,待军力增长,时机成熟时,才可同建虏面对面的决战。
朱慈烺心急如焚,老实说,他还真没有想到建虏主力会杀向宣府,宣府贫瘠,没什么好抢的,又有居庸关长城的阻隔,最多只能抢到延庆,从战略上讲,建虏入侵宣府,等于是主动放弃了侵犯大明京畿和南下抢掠保定山东的图谋,以建虏的骄横和多铎年轻气盛的脾气,还真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快就转变脑筋,放下面子,审时度势的意识到此次入塞的失败,改大目标为小目标。
当然了,建虏也并非完全放弃,如果大明应对不当,居庸关出现危急,建虏留在墙子岭的兵马突破长城,东西夹击,大明说不得就会有倾覆的危险。
也因此,密云长城的防守绝不能松懈,与此同此,宣府也必须保存,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湮灭建虏入塞的野心。
……
人来异地方如醉,酒到边关更觉浓。
欲把舆图求胜概,张城第一塞垣冲。
此诗中的张城,指的就是张家口,诗人将张家口称为长城第一处冲要之地,虽有些夸张,但也并非全无根据。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通道,张家口城堡建在东太平山与西太平山中间的口子,扼守险要,直面蒙古草原,自从明宣德四(1429年)修建完成之后,就成为宣府长城最要紧的一处关隘。明嘉靖十八(1539年),蒙古骑兵由张家口破长城而入,张家口堡遭到洗劫,此战之后,大明重新修缮加固了张家口堡,并增加了张家口的驻军和提高了防卫级别。
张家口堡的城墙高三丈二尺,方四里有奇,城铺十,东南二门。东门曰永镇,南门曰承恩。北边面对蒙古,为了安全起见,原本不开设堡门,但到嘉靖年时,为了解决堡内军士及家属的生活问题,在北面开了一道小门,从此由两门变成了三门。
就城墙来说,张家口虽然比不上山海关嘉峪关这些边关重镇,但却也是相当雄壮坚固。
而在张家口之北,两山之间,为了互市需要,万历年间,又修建了一座来远堡。
来远堡周长二里有余,城墙高三丈五尺,下以条石为基,四角各建成楼一座。堡开南、北、西三门,东临清水河,在河畔筑堤建坝,并在河中设水栅,防御能力比之张家口堡毫不逊色。
而来远堡的前面,就是长城的边墙了,两边是高耸的太平山,中间一道窄窄的西境门,后世称小境门,就是张家口区域出入长城的唯一通道。
西境门,来远堡,张家口堡,三位一体,组成了张家口边关完整的防御体系,纯军事角度来说,敌人想要正面突破张家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是哈刺慎和察哈尔两部蒙古,虽然聚集了一万多人,但始终不敢正面进犯张家口的原因。
更不用说,现在张家口的驻军由过去的千余人,增加到了三千人,且都是大明皇太子从陕西河南带来的新部队,不同于过去边军将领的熟稔、贪婪面孔,新来的分巡道梁以樟和副将马进忠都软硬不吃,坚决执行皇太子留下的封锁张家口边贸的命令,自十月份张家口的晋商被铲除,城门关闭以来,到现在,一人一马,一粒粮一斤铁都没有从“西境门”走出过。
也因此,宣府总兵周遇吉才对张家口的防务比较放心,他将张家口及其周边的防务全权交给马进忠,自己亲往另一个重要关口,独石口去坐镇。历史上,张家口称西口,独石口称东口,是大明商人出关的两条主要通路,也是道路比较平坦,一旦关口被突破,建虏就可以长驱直入的地方。
建虏多骑,明军多步,步兵杀出长城,围攻建虏骑兵,等于是自己找死。为今之计,只能隐忍挨打,待军力增长,时机成熟时,才可同建虏面对面的决战。
朱慈烺心急如焚,老实说,他还真没有想到建虏主力会杀向宣府,宣府贫瘠,没什么好抢的,又有居庸关长城的阻隔,最多只能抢到延庆,从战略上讲,建虏入侵宣府,等于是主动放弃了侵犯大明京畿和南下抢掠保定山东的图谋,以建虏的骄横和多铎年轻气盛的脾气,还真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快就转变脑筋,放下面子,审时度势的意识到此次入塞的失败,改大目标为小目标。
当然了,建虏也并非完全放弃,如果大明应对不当,居庸关出现危急,建虏留在墙子岭的兵马突破长城,东西夹击,大明说不得就会有倾覆的危险。
也因此,密云长城的防守绝不能松懈,与此同此,宣府也必须保存,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湮灭建虏入塞的野心。
……
人来异地方如醉,酒到边关更觉浓。
欲把舆图求胜概,张城第一塞垣冲。
此诗中的张城,指的就是张家口,诗人将张家口称为长城第一处冲要之地,虽有些夸张,但也并非全无根据。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通道,张家口城堡建在东太平山与西太平山中间的口子,扼守险要,直面蒙古草原,自从明宣德四(1429年)修建完成之后,就成为宣府长城最要紧的一处关隘。明嘉靖十八(1539年),蒙古骑兵由张家口破长城而入,张家口堡遭到洗劫,此战之后,大明重新修缮加固了张家口堡,并增加了张家口的驻军和提高了防卫级别。
张家口堡的城墙高三丈二尺,方四里有奇,城铺十,东南二门。东门曰永镇,南门曰承恩。北边面对蒙古,为了安全起见,原本不开设堡门,但到嘉靖年时,为了解决堡内军士及家属的生活问题,在北面开了一道小门,从此由两门变成了三门。
就城墙来说,张家口虽然比不上山海关嘉峪关这些边关重镇,但却也是相当雄壮坚固。
而在张家口之北,两山之间,为了互市需要,万历年间,又修建了一座来远堡。
来远堡周长二里有余,城墙高三丈五尺,下以条石为基,四角各建成楼一座。堡开南、北、西三门,东临清水河,在河畔筑堤建坝,并在河中设水栅,防御能力比之张家口堡毫不逊色。
而来远堡的前面,就是长城的边墙了,两边是高耸的太平山,中间一道窄窄的西境门,后世称小境门,就是张家口区域出入长城的唯一通道。
西境门,来远堡,张家口堡,三位一体,组成了张家口边关完整的防御体系,纯军事角度来说,敌人想要正面突破张家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是哈刺慎和察哈尔两部蒙古,虽然聚集了一万多人,但始终不敢正面进犯张家口的原因。
更不用说,现在张家口的驻军由过去的千余人,增加到了三千人,且都是大明皇太子从陕西河南带来的新部队,不同于过去边军将领的熟稔、贪婪面孔,新来的分巡道梁以樟和副将马进忠都软硬不吃,坚决执行皇太子留下的封锁张家口边贸的命令,自十月份张家口的晋商被铲除,城门关闭以来,到现在,一人一马,一粒粮一斤铁都没有从“西境门”走出过。
也因此,宣府总兵周遇吉才对张家口的防务比较放心,他将张家口及其周边的防务全权交给马进忠,自己亲往另一个重要关口,独石口去坐镇。历史上,张家口称西口,独石口称东口,是大明商人出关的两条主要通路,也是道路比较平坦,一旦关口被突破,建虏就可以长驱直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