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皇城。
已经夜了,景福殿仍旧灯火通明,赵祯还不想睡觉。
皇帝在什么地方,就需要有许多人抬着灯火作陪,除了显得热闹些,也是正大光明释义。这是规矩。
赵祯是个节俭的人,但他仍旧需要皇帝该有的仪仗。
站在下方的各种小太监们正悄悄传递着眼神,猜测着皇帝为了什么事而兴奋,这么晚都不睡觉,而是手拿着某大臣的文报沉思。
那个看着相当阴险的老太监站立赵祯身边,阴测测的把眼睛一横,又吓得小太监们赶紧低着头,不敢眼神交流了。
这个时期赵祯身体并不算好,于是老太监担心的道:“夜了,官家该休息了,莫要累垮身子。”
“呵呵无妨,今个朕高兴。”赵祯笑着扬起手里的文报:“这是张方平给朕的汇报。你能相信吗,朕的那神童,上次提交的策论并非空谈,已经初见成效。张方平说了,小孩已经开始了人工孵化工作。把小鸡出生的过程效率加快了几十倍不止。舒州市场上的小鸡正在增加,张方平的展望是,来年舒州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吃到鸡蛋,鸡蛋会跌价。”
老太监道:“老仆以为,这时代流通困难,鸡蛋是易损物资,难以运输,所以未必是天下之福,至少汴京就很难享受到。”
赵祯苦笑道:“这次你错了。张方平说除了饲料配方,那个小孩把孵化的方式也上缴朝廷了。张方平现在就在舒州,亲自熟悉人工孵化小鸡的流程,他想把这些流程吃透,那当然以后就会在许多地方推广,自然也包括汴京。托神童的福,咱们皇城采购鸡蛋的价格应该也会便宜下来。”
随即皇帝又道:“你觉得是小孩大公无私,还是张方平威胁勒索王家了?”
老太监想了想躬身道:“张相公口碑素来就不太好,为人较奔放。所以老仆认为是他威胁勒索小孩的可能性大些。”
赵祯这才舒出一口气:“如此就好啊。朕的江山,朕的子民,张方平如此勾当做下来,等于替朕勒索王家。所以你觉得朕应该怎么弥补王家一下?”
老太监道:“这当然是陛下做主。不过上次赐他神童已经有些人不高兴,他年纪太小,老仆觉得不宜操之过急。”
赵祯叹息一声喃喃道:“天下子民都以为朕可以为所欲为,却又有谁知道帝王家的烦心事。那个司马光也不知怎么了,竟是专门上书朕,要求朕撤销神童封号,他说那个小孩三观不正云云,说是迟早败坏朕的名节。除了司马光和小孩有仇外,其他人倒不是和小孩过不去,而是和王安石过不去。尤其淮西的官员此番对王安石意见最大。”
赵祯很孤独,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需要倾诉,所以继续叹道:“人人都有难念的经,大宋的压力就是朕的压力,朕的压力成为了张方平的压力,张方平的压力成为了王安石的压力,于是为了解决目下岭南的窟窿,王安石得罪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循环啊,并且是死循环。这个天下,为何就有这么多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即再道:“这个王安石也是……他从出仕起就是个充满了争议的人物,是一块茅石头。”
老太监笑道:“这些老仆记得,当年他进京赶考时,鉴于他孩童时候就非常出色,于是都还没进行殿试便有许多人看好他,京城的贵人们纷纷都召见他要点拨。可王安石都不去,谁的面子也不给。然后皇城司监控到这些后,老仆亲口汇报您了。”
赵祯点头道:“这就是从那时起,朕就关注他的原因。朕并不觉得他有多好,只是觉得他特别。事实上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得罪人,导致朕原想点他为状元,进行更高一级任用。却是那些召见他未果的大臣就不干了,整天纠缠着朕说这不妥,那不妥,没办法下只得点他第四名及第,外放使用。”
已经夜了,景福殿仍旧灯火通明,赵祯还不想睡觉。
皇帝在什么地方,就需要有许多人抬着灯火作陪,除了显得热闹些,也是正大光明释义。这是规矩。
赵祯是个节俭的人,但他仍旧需要皇帝该有的仪仗。
站在下方的各种小太监们正悄悄传递着眼神,猜测着皇帝为了什么事而兴奋,这么晚都不睡觉,而是手拿着某大臣的文报沉思。
那个看着相当阴险的老太监站立赵祯身边,阴测测的把眼睛一横,又吓得小太监们赶紧低着头,不敢眼神交流了。
这个时期赵祯身体并不算好,于是老太监担心的道:“夜了,官家该休息了,莫要累垮身子。”
“呵呵无妨,今个朕高兴。”赵祯笑着扬起手里的文报:“这是张方平给朕的汇报。你能相信吗,朕的那神童,上次提交的策论并非空谈,已经初见成效。张方平说了,小孩已经开始了人工孵化工作。把小鸡出生的过程效率加快了几十倍不止。舒州市场上的小鸡正在增加,张方平的展望是,来年舒州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吃到鸡蛋,鸡蛋会跌价。”
老太监道:“老仆以为,这时代流通困难,鸡蛋是易损物资,难以运输,所以未必是天下之福,至少汴京就很难享受到。”
赵祯苦笑道:“这次你错了。张方平说除了饲料配方,那个小孩把孵化的方式也上缴朝廷了。张方平现在就在舒州,亲自熟悉人工孵化小鸡的流程,他想把这些流程吃透,那当然以后就会在许多地方推广,自然也包括汴京。托神童的福,咱们皇城采购鸡蛋的价格应该也会便宜下来。”
随即皇帝又道:“你觉得是小孩大公无私,还是张方平威胁勒索王家了?”
老太监想了想躬身道:“张相公口碑素来就不太好,为人较奔放。所以老仆认为是他威胁勒索小孩的可能性大些。”
赵祯这才舒出一口气:“如此就好啊。朕的江山,朕的子民,张方平如此勾当做下来,等于替朕勒索王家。所以你觉得朕应该怎么弥补王家一下?”
老太监道:“这当然是陛下做主。不过上次赐他神童已经有些人不高兴,他年纪太小,老仆觉得不宜操之过急。”
赵祯叹息一声喃喃道:“天下子民都以为朕可以为所欲为,却又有谁知道帝王家的烦心事。那个司马光也不知怎么了,竟是专门上书朕,要求朕撤销神童封号,他说那个小孩三观不正云云,说是迟早败坏朕的名节。除了司马光和小孩有仇外,其他人倒不是和小孩过不去,而是和王安石过不去。尤其淮西的官员此番对王安石意见最大。”
赵祯很孤独,是真正的孤家寡人,需要倾诉,所以继续叹道:“人人都有难念的经,大宋的压力就是朕的压力,朕的压力成为了张方平的压力,张方平的压力成为了王安石的压力,于是为了解决目下岭南的窟窿,王安石得罪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循环啊,并且是死循环。这个天下,为何就有这么多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即再道:“这个王安石也是……他从出仕起就是个充满了争议的人物,是一块茅石头。”
老太监笑道:“这些老仆记得,当年他进京赶考时,鉴于他孩童时候就非常出色,于是都还没进行殿试便有许多人看好他,京城的贵人们纷纷都召见他要点拨。可王安石都不去,谁的面子也不给。然后皇城司监控到这些后,老仆亲口汇报您了。”
赵祯点头道:“这就是从那时起,朕就关注他的原因。朕并不觉得他有多好,只是觉得他特别。事实上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得罪人,导致朕原想点他为状元,进行更高一级任用。却是那些召见他未果的大臣就不干了,整天纠缠着朕说这不妥,那不妥,没办法下只得点他第四名及第,外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