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张洪贵这样的地主。其父一生经商,赚钱较丰,除购置百余亩地产外,还留下不少资金。

    张洪贵读过十多年私塾,后来开过木场、槽坊、油坊,还外出做生意。

    抗日战争时期,他以自己殷实的家资,招待抗日军政人员的食宿,成为涟水东乡颇具影响的开明士绅。

    他家成为当时盐阜区抗日根据地有名的“抗日大饭店”。

    “七-七”事变后,涟水人民组织涟水抗日同盟会及抗日武装,张洪贵积极支持妹妹洪志离开家乡参加抗日队伍。

    他自己则以做生意为名,把当地土产运往外地,偷偷换回棉纱、细布、药品及枪械等军用物资,支援抗日武装。

    1940年春的一天夜晚,张洪贵给游击队送子弹不在家,果党军队三十三师以一个营的兵力包围他家,抢走他家所有粮食、衣物,并抓走他的老婆、儿子和老父亲。

    敌人将张洪贵的亲人们带至淮安苏嘴,严刑拷打,要他们招认张洪贵兄妹是共产党员。他们宁死不招。敌人无法,只得将他们交给淮安地方政府处理。

    后来,张洪贵通过关系,花了很多钱,才把他们赎回。

    1940年8月,八路军主力来涟,张洪贵主动送大儿子张翼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沿贯通涟水县南北的盐河建立了封锁线,企图隔断涟东与涟西、淮海与盐阜间的往来。两地抗日军政人员白天无法通过封锁线,必须预先同封锁线上的共产党地下交通站联系好,晚上才能过河。

    张洪贵家距日军盘据的涟水城、淮安城、阜宁城都较远,空隙较大,环境安全,而且北距五港地下交通站只有50里,联系方便。

    这样,他家便成为东西两地革命人士往来最理想的联络站和落脚点。

    来他家落脚、食宿过的党、政、军负责人很多,历史上都有记载。

    他家这个“抗日大饭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钟卫把情况分析之后,提出了整训阶段的作战规划,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周边地区拔除据点打击日伪军、扶持培训民兵自卫武装和清剿土匪、策动果党军队和中间势力的士绅至少保持中立,能够拉到我方阵营的尽力争取。

    刘正听着频频点头,他补充道: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果党的蓝衣社特务组织,他们有特务处,并组织有别动队,专门从事谍报、绑架、暗杀等特务活动。

    他们渗透进入我们的地方武装,组织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