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曦却没有任何惧色,他知道能不能清除高力士,今天晚上他说的和做的非常重要,当下也抬头看着李隆基,很倔强地说道:“陛下只要传一些人进宫与高力士对质,那真相就会大白。臣没有任何诬蔑人的地方,臣只是希望陛下不要被身边亲近的人蒙骗!”
这时郭子仪站了出来,支持了杨曦一句:“陛下,杨元帅所说的应该不会凭空捏造。废太子谋乱刚刚平息,任何参与叛乱,或者与叛乱有关的人……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彻查。陛下,杨元帅既然敢这样说,那就召他所说的那些人进宫,与高将军对质一下,真相马上就可大白。”
杨曦的执着让郭子仪再也不能旁观下去,他在犹豫了一下后站出来表态了。韦见素、高适、房琯等原本对高力士这个权势盖过宰相的宦官看着不舒服,在郭子仪表态后,马上站出来“落井下石”,劝谏皇帝要彻查此事,要是高力士确实与谋逆者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参与其中,那定要严惩。
杨玉环也在一边轻轻地说道:“陛下,四郎有没有胡说,你召那些被捕的谋逆者问询一下事儿,当殿对质,不就知晓了吗?”
多位大臣这样说,杨玉环也跟着帮腔杨曦,李隆基即使再信任高力士,也不能不做表态了,当下马上问询杨曦道:“杨曦,哪些人?”
“裴冕、鱼朝恩和李辅国,还有……”杨曦说了七八个人的名字,一些是这些谋逆官员身边的重要下人。这些人的情况,这段时间杨曦一直派人监看,他们的行动基本都被他手下的人探知到,清楚他们与高力士之间有过何联系,因此今日说的很有底气。
要不是今天高力士在他面前表现的这么止高气昂,他不会马上就对高力士开刀。而是会等几天,待局势平静下来,进一步掌握高力士与这些人交往的证据,一举将其参倒,彻底消除宦官对朝政的影响。高力士这个宦官参预朝政事务,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原来的历史上。自高力士以后,无数的宦官走上大唐的权力舞台,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左右了大唐的历史进程,杨曦对此深恶痛绝。他曾和郭子仪说过,宦官干政的事一定要清除掉,要做到这一点。高力士这个权势最大的宦官一定要打倒,其他那些着名的宦官如鱼朝恩、李辅国也一定要将他们消灭掉。在平灭李亨的叛乱时候,高力士站出来对他这个奉李隆基令剿灭叛乱的兵马副元帅指手划脚,那这个行动时间就大幅度提前吧!
杨曦有种豁出去的想法,他甚至一点都不畏惧皇帝李隆基有可能的震怒。
穿越来大唐,他赌了好多次,今天再赌一次。希望也能赌对。
听到杨曦说出这么多人的名,高力士脸都被吓白了,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当然明白杨曦胆敢如此说,底气是什么。
如果他与参与叛乱者没有交集,与李亨没有什么利益纠葛,那他是不会怕杨曦的任何威胁,但他知道自己做了哪些事。这段时间以来与什么人交往比较多,和他们说了什么话。要是让这些人,也就是杨曦嘴里所就的这些人与他当殿对质,那肯定会坐实了杨曦的指责,他再了逃不了被责罪的命运。
当下高力士再次跪倒在李隆基面前不停地磕头求饶:“陛下,臣知道错了,请陛下恕罪。臣并不知道太子……废太子要叛乱。更不知道裴冕、杜鸿渐、李辅国、鱼朝恩等人会参与叛乱,臣只是因为他们是朝中大臣才和他们有交集,臣只是与同僚有交集的啊!陛下,不只臣。朝中许多大臣与他们都有交集,这是很正常的事。臣并没有参与叛乱,也没有与他们密谋什么,臣这辈子忠心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陛下你了,还请陛下看在老奴服侍你多年的份上,饶了老奴的罪。陛下,臣做了错事,但臣并没有参与任何谋逆的事,还请陛下明察,请陛下恕罪……”
高力士开始时候挺是慌乱,有点语无伦次,但说到后来,看到李隆基一副很犹豫的脸色后,信心也起来了,并连续地打起了悲情牌,希望能以跟随李隆基这么多年而产生的感情来打动皇帝,不追究他之罪。
但杨曦如何会在关键时候松口,在李隆基还没有表态之前,再次站出来陈明情况:“陛下,事关谋逆的事,对于任何人都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查清楚,不然后患无穷。”
其他大臣见差不多坐实了高力士与谋逆的这些人联系密切的事,许多人心生兴奋之意,再次落井下石,要李隆基严查高力士这位朝堂上举足轻重人物有没有参与这次叛乱、与叛乱有多少相关的情况。
“陛下,太子谋逆,陛下你都给予了重处,何况高力士这样一个身边的近臣?陛下要是不一视同仁予以重责,那以后肯定会有许多人群起效仿。陛下,应该马上严查高力士是否涉足叛乱之事,万不能姑息迁就!”这是韦见素痛心疾首的话。
韦见素得杨国忠提携才当上了武部尚书,并位列政事堂,最终被皇帝提为右相。这一切没有杨国忠他是不可能得到的,因此他与杨国忠非常亲近,与李亨、高力士等人的矛盾挺深,李亨现在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有机会将高力士也打到十八层地狱去,他怎么可能不上前用力踢上几脚?
---
杨曦却没有任何惧色,他知道能不能清除高力士,今天晚上他说的和做的非常重要,当下也抬头看着李隆基,很倔强地说道:“陛下只要传一些人进宫与高力士对质,那真相就会大白。臣没有任何诬蔑人的地方,臣只是希望陛下不要被身边亲近的人蒙骗!”
这时郭子仪站了出来,支持了杨曦一句:“陛下,杨元帅所说的应该不会凭空捏造。废太子谋乱刚刚平息,任何参与叛乱,或者与叛乱有关的人……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彻查。陛下,杨元帅既然敢这样说,那就召他所说的那些人进宫,与高将军对质一下,真相马上就可大白。”
杨曦的执着让郭子仪再也不能旁观下去,他在犹豫了一下后站出来表态了。韦见素、高适、房琯等原本对高力士这个权势盖过宰相的宦官看着不舒服,在郭子仪表态后,马上站出来“落井下石”,劝谏皇帝要彻查此事,要是高力士确实与谋逆者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参与其中,那定要严惩。
杨玉环也在一边轻轻地说道:“陛下,四郎有没有胡说,你召那些被捕的谋逆者问询一下事儿,当殿对质,不就知晓了吗?”
多位大臣这样说,杨玉环也跟着帮腔杨曦,李隆基即使再信任高力士,也不能不做表态了,当下马上问询杨曦道:“杨曦,哪些人?”
“裴冕、鱼朝恩和李辅国,还有……”杨曦说了七八个人的名字,一些是这些谋逆官员身边的重要下人。这些人的情况,这段时间杨曦一直派人监看,他们的行动基本都被他手下的人探知到,清楚他们与高力士之间有过何联系,因此今日说的很有底气。
要不是今天高力士在他面前表现的这么止高气昂,他不会马上就对高力士开刀。而是会等几天,待局势平静下来,进一步掌握高力士与这些人交往的证据,一举将其参倒,彻底消除宦官对朝政的影响。高力士这个宦官参预朝政事务,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原来的历史上。自高力士以后,无数的宦官走上大唐的权力舞台,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左右了大唐的历史进程,杨曦对此深恶痛绝。他曾和郭子仪说过,宦官干政的事一定要清除掉,要做到这一点。高力士这个权势最大的宦官一定要打倒,其他那些着名的宦官如鱼朝恩、李辅国也一定要将他们消灭掉。在平灭李亨的叛乱时候,高力士站出来对他这个奉李隆基令剿灭叛乱的兵马副元帅指手划脚,那这个行动时间就大幅度提前吧!
杨曦有种豁出去的想法,他甚至一点都不畏惧皇帝李隆基有可能的震怒。
穿越来大唐,他赌了好多次,今天再赌一次。希望也能赌对。
听到杨曦说出这么多人的名,高力士脸都被吓白了,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当然明白杨曦胆敢如此说,底气是什么。
如果他与参与叛乱者没有交集,与李亨没有什么利益纠葛,那他是不会怕杨曦的任何威胁,但他知道自己做了哪些事。这段时间以来与什么人交往比较多,和他们说了什么话。要是让这些人,也就是杨曦嘴里所就的这些人与他当殿对质,那肯定会坐实了杨曦的指责,他再了逃不了被责罪的命运。
当下高力士再次跪倒在李隆基面前不停地磕头求饶:“陛下,臣知道错了,请陛下恕罪。臣并不知道太子……废太子要叛乱。更不知道裴冕、杜鸿渐、李辅国、鱼朝恩等人会参与叛乱,臣只是因为他们是朝中大臣才和他们有交集,臣只是与同僚有交集的啊!陛下,不只臣。朝中许多大臣与他们都有交集,这是很正常的事。臣并没有参与叛乱,也没有与他们密谋什么,臣这辈子忠心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陛下你了,还请陛下看在老奴服侍你多年的份上,饶了老奴的罪。陛下,臣做了错事,但臣并没有参与任何谋逆的事,还请陛下明察,请陛下恕罪……”
高力士开始时候挺是慌乱,有点语无伦次,但说到后来,看到李隆基一副很犹豫的脸色后,信心也起来了,并连续地打起了悲情牌,希望能以跟随李隆基这么多年而产生的感情来打动皇帝,不追究他之罪。
但杨曦如何会在关键时候松口,在李隆基还没有表态之前,再次站出来陈明情况:“陛下,事关谋逆的事,对于任何人都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查清楚,不然后患无穷。”
其他大臣见差不多坐实了高力士与谋逆的这些人联系密切的事,许多人心生兴奋之意,再次落井下石,要李隆基严查高力士这位朝堂上举足轻重人物有没有参与这次叛乱、与叛乱有多少相关的情况。
“陛下,太子谋逆,陛下你都给予了重处,何况高力士这样一个身边的近臣?陛下要是不一视同仁予以重责,那以后肯定会有许多人群起效仿。陛下,应该马上严查高力士是否涉足叛乱之事,万不能姑息迁就!”这是韦见素痛心疾首的话。
韦见素得杨国忠提携才当上了武部尚书,并位列政事堂,最终被皇帝提为右相。这一切没有杨国忠他是不可能得到的,因此他与杨国忠非常亲近,与李亨、高力士等人的矛盾挺深,李亨现在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有机会将高力士也打到十八层地狱去,他怎么可能不上前用力踢上几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