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朝廷依然一再下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在朝廷的逼迫下,哥舒翰只能率二十万人马出战!

    听了杨国忠这样说,杨晞真的无语感叹,对自己这位老爹心生出一种极端的厌恶,为了自己一己私利,竟然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强令哥舒翰出关作战,终导致惨败,给大唐带来了灾难!

    如果依着性子,此时的他很想将杨国忠拎起来,狠狠地揍上一顿解气,甚至一刀杀了而后快。

    但他现在不能做这些随性子的事,他要尽量让自己冷静,只有冷静了才能解决好事!

    在将抵达李隆基寝宫时候,杨国忠也和杨晞讲了另外一些事。

    在朝廷杀了封常清和高人芝,令哥舒翰到潼关领军后,为防万一,杨国忠在得李隆基同意后,选了三千人在禁苑中训练,命剑南军将李福德、刘光庭等统帅,准备据为已用,以防万一;又招募军士万人驻扎在灞上,由心腹将领杜乾运率领,名义上是防御安禄山叛军,实际上是防备哥舒朝可能的倒戈讨伐他。不过此计却被哥舒翰识破,六月初一,哥舒翰设计杀了杜乾运,将这万人收入麾下。

    杨国忠还没将所有事都讲清楚,父子两人已经抵达李隆基的寝宫外,李隆基的心腹宦官高力士亲自将两人迎进了殿内,并小声地告诉杨国忠,皇帝正大怒之中,要他们好生说话!

    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对李隆基忠心耿耿的宦官高力士,还得到他的提醒,杨晞竟然对眉目看上去挺慈祥的高力士心生了好感。不过他也知道能混到这个份上的人,什么心态都能遮掩个,什么情况下都能对你流露出善意的笑容。

    进入殿中,眼尖的杨晞看到了殿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颓然地坐着,手拄着下巴,眼睛闭着,没有一点精气。这肯定就是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唐玄宗李隆基,但没让杨晞觉得有任何皇帝的威严。就在杨晞想将李隆基瞧个仔细之时,杨国忠在走到殿前,没出声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叩了几个响头后对殿上的李隆基请罪道:“陛下,罪臣向你请罪来了,潼关兵败,臣是罪魁祸首,还请陛下责罪!”

    杨晞愣了在那里,犹豫着自己要不要跟着下跪。他当然知道自己的父亲下跪请罪了,他也肯定要跟着下跪,但那高傲的性子及后世记忆中从未向人下跪过的膝盖让他在犹豫,并没马上跟着跪下!

    不过他这举动惹来一边侍立的高力士的侧目。

    正想不情愿地跟着跪下,被杨国忠举动惊醒的李隆基开口说话了:“杨四郎,扶你爹爹起来吧!”

    杨晞大松了口气,马上上前一步,将跪在地上不断叩头请罪的杨国忠搀了起来。

    “国忠,不必如此,朕知道你是忠心为朕做事,令哥舒翰率军主动出击是希望早日平定叛乱!潼关兵败,这并不是你的责任,而是哥舒翰作战不力才导致惨败发生的!”在殿内所有人的意外中,李隆基竟然为杨国忠开脱了,在杨国忠和杨晞愕然抬头中,这位面目憔悴的老头再以沙哑的声音说道:“国忠,今日朕召你进宫来,并不是要责你之罪的,而是想要问询你主意,要如何应对潼关的惨败!”

    在接到潼关兵败后李隆基第一时间召群臣到宫内紧急商量对策,杨国忠是第一个进宫的,就在他刚刚派人去传不到一刻钟就来到了他面前,这让李隆基很是欣慰。

    当然他是有责杨国忠罪的打算,只不过如今军情紧急,要处责也要在事后,而不是现在!

    何况现在杨国忠是他最能信任的人少数几个人之一!

    皇帝没有当殿责罪,这虽然在杨国忠的意料之中,但他还是大大地松了口气,在听了李隆基如此说后,看了身边的杨晞一眼,正色地说道:“陛下,臣觉得应该速遣一将,领大军紧急驰援潼关,刻不容缓!只要潼关能守住,叛军依然攻不到长安!”

    在杨国忠刚说完,李隆基还未来得及答应之前,杨晞“恰到好处地”站出来奏道:“陛下,小臣愿领军急援潼关,救潼关于危急之中,并替父亲赎罪,替大唐解除此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