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邓爽本人书友的打赏!)

    -------------

    天宝二十载三月初,杨晞的守孝期尽了。

    魏国公府及杨晞、杨暄、杨昢、杨晓四兄弟的府中都除去了孝幛,几府中主人及下人身上的孝衣也都剥去了,府中的沉闷气氛也很快就消除,各府上下,也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朝廷也在杨国忠的孝期尽了后,下发了褒扬杨国忠忠烈的诏令,诏令的内容不外乎盛赞了一番杨国忠在朝多年为大唐做出的贡献,然后再赞扬了一番杨国忠几个儿子如何为父亲尽孝道,也称赞了他们的才学不同一般,是大唐的股肱之臣等等一类让人看着汗颜的话。

    死了快三年的杨国忠从此以后也将被人慢慢遗忘,但他的死却惠泽了他的几个儿子。

    长子杨暄自然继续了杨国忠的魏国公爵位,并在守孝期满后被晋了职,任检校户部尚书。杨昢和杨晓也得了功萌:杨昢任太常卿、工部侍郎,杨晓任鸿胪卿。而杨晞的所有职务也都恢复,朝廷的诏令中以杨晞为武部尚书、龙武卫大将军,并被晋爵了宁国公。

    可以说,在表面上,杨国忠的四个儿子都在朝常上任要职,风光无限。

    不过明眼人也都看出来,杨国忠的四个儿子当中,最有“前途”的只有杨晞。

    复任的诏令中将杨晞原本“守武部尚书”中的守字也除去了,变成了实任的武部尚书。前几任武部尚书都是同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许多人在猜测,复职的杨晞很可能会被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成为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

    不过因为杨晞太年轻了,许多大臣不希望才二十几岁的杨晞就位列政事堂。朝堂上比他立下功劳大的人不多,但比他资历老的人比比皆是。任何时代,功劳与资历同等重要。没有功劳只有资历的人。不一定能混到很高的职位,但功劳大,资历不够的人,也很难挤身于朝堂上最高层官员的行列,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一样的。唐朝时候这种情况还好一点,要是后来的明清时代,这些更讲究。

    但杨晞非常希望自己的官职后面能挂一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位于政事堂,成为大唐宰相的话,那他在朝中的威望日益渐长。任何人也不敢小视他了。

    守孝期满,复杨晞所有的职务后,李隆基第一时间召杨晞进宫长谈了。

    长安的春天已经到来,天气虽然转暖了,但李隆基的病情却并没太多好转,大多时候依然卧在榻上,起不了身,更不要说处理国事了。太子李玢在年后再次被委以监国务,代皇帝处理朝事。杨晞在走进李隆基的寝宫时候。看到躺在榻上,须发皆白,没有一点生气的李隆基,心中不禁涌上一阵怜悯。

    这个曾叱咤风云的人物。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盛世----开元盛世的君主,年迈之际也是这副样子。此时的李隆基,再也没会有丝毫当年的英气,与寻常一个老暮的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区别?

    在对病榻上的李隆基作礼时候。杨晞涌上一阵心酸的同时,也有些内疚。这可是他的亲祖父,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但李隆基在病榻上黯然神伤之际,他还几次与杨玉环偷情。挺是对不起李隆基的,这是杨晞刹那间心中起的内疚。

    不过他也很快就把这份内疚之意排遣出去,恭敬地站在李隆基边上,听候吩咐。

    “四郎,你坐下说话吧!”李隆基依着宦官们所垫的靠枕半躺着,示意杨晞在一边坐下。

    杨晞道了声谢后,也听话地在李隆基身边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