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开局尽出王炸(1/5)
从“嘉靖富豪榜”中可以看出在开海之前,大明的财富分配基本还能照顾到各方面利益。
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并不算太大,百万级别的财富已经是天花板。
而且从隆庆开海时起,光是从马尼拉流入大明的白银每年就超过几百万两。
到崇祯亡国时期,总计输入白银超过了三亿两。
这还仅仅只是大明对马尼拉海贸输入的白银数。
除了马尼拉外,实际上往大明输入大量白银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日本。
丰臣秀吉死后,在德川家康掌权,中日就恢复了海上贸易,日本银也开始大量输入大明。
据统计,自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起,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止,日本输入大明的白银超过七千万两。
近四亿白银的经济规模,勋贵们如果能喝到点汤水,最少也要存个上千万两吧。
而明亡之时,李自成从勋戚手中一共抢到了二千一百万两。
这里面包括了三公,定国公、英国公、成国公都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家族。
十几代人的努力,存个几百万两应该不算过份吧?
可实际上根本没有一家有这个数,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也正说明了大明的勋贵是真穷,全部人掏空家底,也比不过一家江南富商的财力。
而实际上,明末北方的驿站基本瘫痪,大顺军又是流动作战,没有可靠的运输传送系统。
根据白银运输的成本与技术条件来计算,倘若按每千两一匹骡马计算,七千万两需要七万匹。
牲口征集应是与拷掠同时进行的大事。
一匹骡马需要一名士兵牵引照看,运银不同于一般物品运输,队伍两侧需要重兵保护,至少不能低于一匹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