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火车稚形和电力初显

    每日打造三十发完整的炮弹,需要火器局六个不同的工厂,前后官吏工匠不算,参与的工人达四百五十多人。

    成本是相当高,那如果每日产量想达到三百发,就得两千多个工人。

    一年产量也就十万发。

    而且按许厉的说法,这其中估计得有二十分之一左右可能打不响,即打出去,炸不出来。

    因为最后很多步骤是手工进行,肯定会有失误。

    “这平均下来,一枚新式炮弹要多少钱成本?”

    “至少二十贯。”

    “。。”赵与芮。

    等于连成本加人工,大宋每年造十万发新炮弹,需要投入两百万贯。

    大宋现在造后装击发针炮弹都勉强,还在研究,子弹则更难。

    “走,去科技司。”赵与芮最后挑了几個工匠官员,带他们一起去科技司。

    赵与芮和许厉商量了下,感觉大宋机床的研究还得加快,不但能批量制造零件,还得能批量打量子弹。

    轨道也不长,就一百多米,东端有个像马车般的大箱子,还有轮子,这就是大宋第一个火车车箱。

    当然,这可能也需要时间去研究,许厉估计,十年之内,大宋的火炮最少能打到二十里。

    “另外,蒸汽机的动力不足,水力也是如此,有时还需要人工辅助,请科技司继续改进蒸汽机的话,可以减少人工,降低成本。”

    你现在批量打造,等过几年击针式出来,又大批量更换,太费钱了。

    火器局以前升级都是一步步来,但现在改方式了,比如新式炮弹也不列装,而是造出配件存起来,继续研究后击式,取消点火式,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