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窝在港口当个存在舰队的美国海军可谓是憋屈到了极点。
不过严格来说他们连存在舰队都不配,根据马汉在其《海权论》一书中,将舰队分为两种类型:要塞舰队和存在舰队。后来演变为指一支海军战力试图控制其影响的水域,但从来不离开其主要港口。一旦其离开港口,这只舰队可能就会被打败或歼灭而不能影响敌人的决策,但如果其一直停留在海港之内,敌人不得不为了防备它而部署军事力量。存在舰队的战术属于一种海权否定(封锁敌人对特定海域的控制能力)的手段,但实际却未达海域控制的情境。
如今的德国德国海军已经完全不把美国舰队放在眼里,逼近到美国家门口嚣张跋扈,美国海军却只能忍气吞声。
因此海军高层也算是急病乱投医,连“鸽子制导”这种脑洞大开的东西都拿来研究。
一众军方高层来到一处秘密试验场地,有海军部门的,也有陆军部门的。毕竟虽然这个研究是美国海军发起的,可一旦成功,陆航部队也能用得上。
看着远处的试验场地中间搭建的巨型船只模型,不少人窃窃私语。
“鸽子制导?怎么听起不太靠谱啊?”
“是啊,感觉比之前的‘冰航母’还不靠谱。”
“那些个小东西不会驾着炸弹朝我们冲来吧?”听说这枚滑翔炸弹重达1000磅,将这么个重磅炸弹交给几只鸽子来“驾驶”,谁知道那些东西会把炸弹扔到哪去?!虽然来之前他们向实验场地工作人员再三确认过这间观察室能抵御2000磅重的炸弹直接命中,可心中还是不停的打鼓。
不一会试验场地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离,远处飞来一架B-24轰炸机,飞到离试验场地50多公里时投下了挂在挂载机腹下的滑翔炸弹。看着那枚滑翔炸弹朝试验场地飞来,观察室里的的斯金纳博士兴致勃勃的介绍起来。“只要滑翔炸弹飞到离目标1000米的地方,就能在鸽子的指挥下很大几率命中目标。”
阿诺德司令问道。“莱希将军,滑翔炸弹的飞行距离是多少?”
“56公里左右。”
“56公里左右,我记得德军航母舰载机的防御半径是150公里左右(这是舰载雷达发现敌情时的防御半径,换成侦察机发现敌情时防御半径能增加到三四百公里),也就是说我们的轰炸机必须得冒着巨大的损失向前推进100公里才能发射这样的滑翔炸弹。”而且是在命中率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莱希将军苦笑一声。“没错,确实得冒着不小的损失,除非你有更好的办法。”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之前陆航发明的跳弹攻击战术,至少得离德军舰队10公里才能发动进攻,结果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成功过。
一旁的马歇尔轻叹了口气。“海军的鱼雷研发怎么样了?”他心中隐隐觉得这样的“鸽子制导”跟“冰航母”是一个货色,他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在传统的武器上。
美国因为一战后国内抵触战争所以军费暴降,1923年到1940年,所有的鱼雷几乎都来自纽波特的海军鱼雷站,其他的制造商要么倒闭要么转行。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纽波特鱼雷站的数量也是寥寥无几,1936年之前没有任何一年的产量超过381枚,而从1936年到1940年年产量也就增加了200~300枚而已。
鱼雷站每年的样品测试任务都是要求命中水中静止的目标,鲜有人关心鱼雷的性能,鱼雷的技术缺陷导致实战中基本毫无用处。原时空中二战初期投入实战的MK14型鱼雷哑弹率高达70%,曾经创下了15枚鱼雷打不沉一艘油船的记录,一度被戏称为哑弹之王。对此,美国海军哭笑不得:“这东西最可靠的性能就是它的不可靠性!”不能爆炸的鱼雷不仅容易暴露潜艇位置,而且经常临阵误敌,眼睁睁地让敌人的船只逃脱。
虽然此时的美国海军基本没机会跟德国海军拼鱼雷,不过从平时的训练中他们也发现MK14型鱼雷很不可靠。
在海军高层的严令下,研究部门设计出了新款MK18电动鱼雷。
不过严格来说他们连存在舰队都不配,根据马汉在其《海权论》一书中,将舰队分为两种类型:要塞舰队和存在舰队。后来演变为指一支海军战力试图控制其影响的水域,但从来不离开其主要港口。一旦其离开港口,这只舰队可能就会被打败或歼灭而不能影响敌人的决策,但如果其一直停留在海港之内,敌人不得不为了防备它而部署军事力量。存在舰队的战术属于一种海权否定(封锁敌人对特定海域的控制能力)的手段,但实际却未达海域控制的情境。
如今的德国德国海军已经完全不把美国舰队放在眼里,逼近到美国家门口嚣张跋扈,美国海军却只能忍气吞声。
因此海军高层也算是急病乱投医,连“鸽子制导”这种脑洞大开的东西都拿来研究。
一众军方高层来到一处秘密试验场地,有海军部门的,也有陆军部门的。毕竟虽然这个研究是美国海军发起的,可一旦成功,陆航部队也能用得上。
看着远处的试验场地中间搭建的巨型船只模型,不少人窃窃私语。
“鸽子制导?怎么听起不太靠谱啊?”
“是啊,感觉比之前的‘冰航母’还不靠谱。”
“那些个小东西不会驾着炸弹朝我们冲来吧?”听说这枚滑翔炸弹重达1000磅,将这么个重磅炸弹交给几只鸽子来“驾驶”,谁知道那些东西会把炸弹扔到哪去?!虽然来之前他们向实验场地工作人员再三确认过这间观察室能抵御2000磅重的炸弹直接命中,可心中还是不停的打鼓。
不一会试验场地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离,远处飞来一架B-24轰炸机,飞到离试验场地50多公里时投下了挂在挂载机腹下的滑翔炸弹。看着那枚滑翔炸弹朝试验场地飞来,观察室里的的斯金纳博士兴致勃勃的介绍起来。“只要滑翔炸弹飞到离目标1000米的地方,就能在鸽子的指挥下很大几率命中目标。”
阿诺德司令问道。“莱希将军,滑翔炸弹的飞行距离是多少?”
“56公里左右。”
“56公里左右,我记得德军航母舰载机的防御半径是150公里左右(这是舰载雷达发现敌情时的防御半径,换成侦察机发现敌情时防御半径能增加到三四百公里),也就是说我们的轰炸机必须得冒着巨大的损失向前推进100公里才能发射这样的滑翔炸弹。”而且是在命中率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莱希将军苦笑一声。“没错,确实得冒着不小的损失,除非你有更好的办法。”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之前陆航发明的跳弹攻击战术,至少得离德军舰队10公里才能发动进攻,结果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成功过。
一旁的马歇尔轻叹了口气。“海军的鱼雷研发怎么样了?”他心中隐隐觉得这样的“鸽子制导”跟“冰航母”是一个货色,他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在传统的武器上。
美国因为一战后国内抵触战争所以军费暴降,1923年到1940年,所有的鱼雷几乎都来自纽波特的海军鱼雷站,其他的制造商要么倒闭要么转行。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纽波特鱼雷站的数量也是寥寥无几,1936年之前没有任何一年的产量超过381枚,而从1936年到1940年年产量也就增加了200~300枚而已。
鱼雷站每年的样品测试任务都是要求命中水中静止的目标,鲜有人关心鱼雷的性能,鱼雷的技术缺陷导致实战中基本毫无用处。原时空中二战初期投入实战的MK14型鱼雷哑弹率高达70%,曾经创下了15枚鱼雷打不沉一艘油船的记录,一度被戏称为哑弹之王。对此,美国海军哭笑不得:“这东西最可靠的性能就是它的不可靠性!”不能爆炸的鱼雷不仅容易暴露潜艇位置,而且经常临阵误敌,眼睁睁地让敌人的船只逃脱。
虽然此时的美国海军基本没机会跟德国海军拼鱼雷,不过从平时的训练中他们也发现MK14型鱼雷很不可靠。
在海军高层的严令下,研究部门设计出了新款MK18电动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