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一。

    南京文会当天。

    南京城西的莫愁湖畔,众士子云集,此时正在进行一场场的辩论会,而当天的主角是之前得到张周“邀约”,前来江南进行文坛比试的岭南学派,又以湛若水为岭南学派的领军人物。

    当天张周并没有着急前去赴会,他身边随同的人,并不包括六部的同僚,因为六部的人除了他之外,别的人都要当差。

    应天府尹吴雄和即将北上赴任吏部左侍郎的程敏政作为这次文会的名义发起人,会跟他一同前往,同时还有另外一人,就是南京守备勋臣、掌中军都督府事的魏国公徐俌。

    “未曾想到,莱国公你不但雄姿英发,疆场可以杀敌报国,竟还是状元之才,实在是令人可敬可叹。”

    徐俌从认识张周开始,就不断恭维张周。

    因为徐俌也知道,成国公朱辅已经完成了历练,皇帝随时都会派朱辅回南京当守备勋臣,而他徐俌要回京城,至于他下一个差事当什么,已经不取决于大臣的商议,看似是皇帝决定,但其实皇帝最愿意采纳的还是张周的意见。

    看似二人都是国公,地位是平等的,甚至他徐俌还占了资历和威望上的上乘。

    但其实徐俌也知道,论如今在大明的地位,他给张周提鞋都不配。

    张周与徐俌毕竟出城,笑着问道:“听说魏国公最近上奏,以灾异之事,请求卸甲归田?”

    徐俌慨叹道:“正是如此,老夫半生戎马,也到了该修身养性之时,想我在南方这几年,也没什么建树,却还不断被人攻讦说我办事不力,说我老迈昏聩,连灾异都是因我而起,我也实在愧对于陛下和同僚,也愧对百姓,便想回京师能颐养天年。”

    什么颐养天年。

    有权力的人,到死都想把权力给把住,有几个人是主动放弃权力的?

    把话说好听一点……其实徐俌就差说,其实我想继续守备南京,或者是身居要职,但就是别人不答应,你要不帮我去说说?

    张周道:“魏国公可有知晓最近鞑靼小王子屡屡犯境之事?”

    “听说了,据闻在宁夏之地,鞑靼小王子屡次进犯,听闻三边总制秦老制台,却无力抽调兵马,听说知节也去了?”徐俌提到朱凤,就好像提到了自家子侄一般。

    其实魏国公和成国公两家还是很交好的,朱凤还在南京城时,就经常去魏国公府上拜访和学习。

    张周道:“不知魏国公对于御敌可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