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这是一份暗部送回来的文件,据说是东王杨秀清找人编纂的。”

      董良接过赵烈文递过来的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天兵行军总要》。

      董良翻开小册子快速看了一下,这应该是杨秀清对自己从金田起义后,所有战争经验的总结。

      其中包括了陆路号令、水路号令、点兵号令、传官号令、查察号令、防敌要道、禁止号令……

      “惠甫,太平军的步子夸得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啊。”董良感叹道。

      自金田起义至今也不过两三年时间,太平军就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大军,可以与满清在正面开干。

      而他董良却依然猫在海上,坚持不懈地做一名苟分的老六。

      “元首,不过是一本小册子而已,咱们护卫军的操典比这个要详细多了。”赵烈文并没有觉得这本小册子有什么了不起。

      他学习的速度很快,华族的文官制度,军队的训练,赵烈文都有了解。

      护卫军的训练操典是董良结合后世的记忆改良的。

      “不不,你不能仅仅看这本小册子,你知道这个杨秀清以前是干什么的吗?”

      赵烈文并不清楚,不过董良却对这个杨秀清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个杨秀清的出身贫苦,五岁丧父,九岁丧母,由其伯父杨庆善扶养成人,成年之后,无田可耕,以种山烧炭为业。”

      “不过因为要四处卖碳,让他深谙世故、善于交游,他甚至都没有读过书,现在过去两三年时间,他已经成长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太平军有这样的人领导。你觉得会如何?”

      “还有,太平军进攻江宁的战略计划就是杨秀清制定的,现在他是太平军实际上的总指挥。”

      赵烈文没有想到董良对杨秀清的评价这么高。

      历史上的杨秀清确实是一个战略大师。无论是这次转战南京,还是后来定都南京之后的北伐和西征。

      假如没有天京内乱,杨秀清一直担任实际上的掌权者,洪秀全能够安心做自己的傀儡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