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聊娘家(2/3)
“太好了!屋里有些凉,出去晒一晒更好!”
两人泡了茶,搬了小凳子去了阳台,阳光和熙,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江风不算凉,吹在身上很舒服。
刘英解释:“晚风和早上的风才凉,现在不会。小然然喜欢下午来这里看船,偶尔会有大货船经过,小家伙可兴奋来着。还有,傍晚会有一些小船捕鱼,江面上还是蛮热闹的。”
“哟!那边有人在撑船捕鱼呢!”薛妈妈看到了,笑呵呵道:“这江水清澈,鱼应该也好吃。”
“都是住附近的人。”刘英解释:“阿虎妈说,她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小渔船,经常下江捞鱼捞虾。后来阿虎长大了,都是他去。听说以前住附近的人家都有小渔船,捞得到鱼虾,也就有肉吃。靠水吃水,靠江吃江嘛!”
“那是!”薛妈妈道:“我老家那边靠山,我们吃喝都往山里头去,靠山吃山。”
刘英好奇起来,问:“我记得你老家也在帝都吧?家里人都还好吧?”
“家里的哥嫂都很好。”薛妈妈叹气轻笑:“父母亲在十几年前先后过世了,都八十来岁去世的。”
“算高寿。”刘英低声:“我娘家的父母都早早过世。农村乡下地方,那时常常吃不饱,老人家饿都饿病了,生活好不到几年,就都病死了。”
薛妈妈安慰道:“现在的日子好了,有得吃有得喝,只是还没到富足,要什么有什么的程度,但已经进步很大了。”
“是啊是啊!”刘英轻笑:“至少能吃饱了。我过年的时候和木海回了程家村,趁着有空也回了娘家一趟。家里经济宽裕了,木海手头也有了钱,他拿了两百块给我大哥修房子,也拿了两百块给我弟弟,让他送两个孩子好好读书。他还说,我们家里勉强好了一些,如果遇到什么难处,就过来县城找我们。”
“木海是一个好丈夫。”薛妈妈低声:“他能这么为你娘家着想,还开这样的口,已经是很不容易。老薛对我娘家人也是没得说。不过……我那哥嫂很贪心,常常来蹭钱蹭东西。”
刘英问:“不会太过分吧?你在中间要缓一缓,免得老薛生气了,那也不好办。”
“过分啊!”薛妈妈生气道:“他们常常背着我找老薛,我都气了好几回了。老薛后来甚至不让我知道,偷偷塞钱给他们。”
刘英呵呵笑了,道:“老薛是知识分子,他读过书,待人还是和善得很。”
“他太心软了。”薛妈妈压低嗓音:“我哥嫂养孩子啊,培养孩子啊,甚至买房买车都来蹭。老薛手里还算阔绰,又觉得是自家亲戚,不好不帮衬,所以每次来开口都会给钱。我觉得他们太过分了,过年的时候没去他们家,说我已经有外孙了,要带孙子,没法出门。”
刘英低声:“咱们是嫁出的,娘家过得好,咱们心里头就安稳。如果父母还在,那肯定是惦记着,必须得去关心。但如果哥嫂兄弟都只当你是给钱的,万一惹得你跟老薛不愉快,那也是害了你啊!”
“幸好老薛拿得出来,万个八千地给。”薛妈妈忍不住皱眉:“但次数多了,谁都心里头不好受。所谓救急不救贫,更何况他们都不急。自己能做到的事,总是来劳烦姑爷,好像觉得是欠了他们似的。我是父母养大的,又不是哥嫂。他们每隔几个月就找借口来一次,我都觉得烦了!”
刘英安抚道:“如果老薛不介意,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人泡了茶,搬了小凳子去了阳台,阳光和熙,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江风不算凉,吹在身上很舒服。
刘英解释:“晚风和早上的风才凉,现在不会。小然然喜欢下午来这里看船,偶尔会有大货船经过,小家伙可兴奋来着。还有,傍晚会有一些小船捕鱼,江面上还是蛮热闹的。”
“哟!那边有人在撑船捕鱼呢!”薛妈妈看到了,笑呵呵道:“这江水清澈,鱼应该也好吃。”
“都是住附近的人。”刘英解释:“阿虎妈说,她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小渔船,经常下江捞鱼捞虾。后来阿虎长大了,都是他去。听说以前住附近的人家都有小渔船,捞得到鱼虾,也就有肉吃。靠水吃水,靠江吃江嘛!”
“那是!”薛妈妈道:“我老家那边靠山,我们吃喝都往山里头去,靠山吃山。”
刘英好奇起来,问:“我记得你老家也在帝都吧?家里人都还好吧?”
“家里的哥嫂都很好。”薛妈妈叹气轻笑:“父母亲在十几年前先后过世了,都八十来岁去世的。”
“算高寿。”刘英低声:“我娘家的父母都早早过世。农村乡下地方,那时常常吃不饱,老人家饿都饿病了,生活好不到几年,就都病死了。”
薛妈妈安慰道:“现在的日子好了,有得吃有得喝,只是还没到富足,要什么有什么的程度,但已经进步很大了。”
“是啊是啊!”刘英轻笑:“至少能吃饱了。我过年的时候和木海回了程家村,趁着有空也回了娘家一趟。家里经济宽裕了,木海手头也有了钱,他拿了两百块给我大哥修房子,也拿了两百块给我弟弟,让他送两个孩子好好读书。他还说,我们家里勉强好了一些,如果遇到什么难处,就过来县城找我们。”
“木海是一个好丈夫。”薛妈妈低声:“他能这么为你娘家着想,还开这样的口,已经是很不容易。老薛对我娘家人也是没得说。不过……我那哥嫂很贪心,常常来蹭钱蹭东西。”
刘英问:“不会太过分吧?你在中间要缓一缓,免得老薛生气了,那也不好办。”
“过分啊!”薛妈妈生气道:“他们常常背着我找老薛,我都气了好几回了。老薛后来甚至不让我知道,偷偷塞钱给他们。”
刘英呵呵笑了,道:“老薛是知识分子,他读过书,待人还是和善得很。”
“他太心软了。”薛妈妈压低嗓音:“我哥嫂养孩子啊,培养孩子啊,甚至买房买车都来蹭。老薛手里还算阔绰,又觉得是自家亲戚,不好不帮衬,所以每次来开口都会给钱。我觉得他们太过分了,过年的时候没去他们家,说我已经有外孙了,要带孙子,没法出门。”
刘英低声:“咱们是嫁出的,娘家过得好,咱们心里头就安稳。如果父母还在,那肯定是惦记着,必须得去关心。但如果哥嫂兄弟都只当你是给钱的,万一惹得你跟老薛不愉快,那也是害了你啊!”
“幸好老薛拿得出来,万个八千地给。”薛妈妈忍不住皱眉:“但次数多了,谁都心里头不好受。所谓救急不救贫,更何况他们都不急。自己能做到的事,总是来劳烦姑爷,好像觉得是欠了他们似的。我是父母养大的,又不是哥嫂。他们每隔几个月就找借口来一次,我都觉得烦了!”
刘英安抚道:“如果老薛不介意,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