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对她开店的初衷有点好奇。

    农村孩子大多没什么钱,就算爸妈留了零花钱,他们也没地方花。

    村里唯一一家卖杂货零食的小店,远在十里之外,想吃颗糖都得翻山越岭。

    村里的孩子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有空结伴去小店买糖吃,要是人少就没人愿意去,走山路的话一个孩子还是有些危险的,十分不方便。

    徐静怡这个小卖部一开,那是妥妥的赚钱,有零花钱的孩子再也不用走远路去买糖了。

    可凡事都有双面,小卖部一开,孩子们少不得会被吸引注意力,在零食的诱惑下,想尽办法和家里要钱。

    到时候徐老师的小卖部说不定会被村里人逼着关门。

    这时候的钱还是很值钱的,一毛钱都能买两包酥芽糖,孩子们的零钱顶多也就几毛。

    物价便宜,钱也值钱。

    秦语上着课心不在焉,如今她被奶奶压着,家里什么都没有。

    手里还是得有钱,靠从奶奶家偷偷留下的番薯,这身子怕是十年都不一定能养得好。

    番薯只能吃饱肚子,并不能解决她贫血体虚的问题。

    或许,徐老师的小卖部对她来说也是个机会?

    放学后,秦语路过学校门口那个临时搭起来的小屋子,这就是徐老师即将开业的小卖部。

    她记得,刚开始半年小卖部生意还是很不错的,可随着村里发展越来越好。

    外出打工的人们从外面带回家各种各样新奇的零嘴,孩子们渐渐不满足于徐老师小卖部里的东西,嫌它们过时。

    秦语小学毕业前,好像就没再看到徐老师的小卖部了。

    那时候她对这些事情并不怎么关心,反正她也买不起,只是偶尔听同学们提过。

    毕竟后来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被淘汰也只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