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林立的奏折呈送,多个城池官员与民众主动参与开封城雪后救灾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迅速传播出去。

    每传到一个城池,城内茶馆都人满为患,说书先生几乎不带休息的一场接着一场地讲述。

    先前的救灾故事讲过了,跟着又有新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重点就是某某城池某某商户,听说了开封城内的大雪灾情,立刻动员全家,拿出家中积存的粮食,披星戴月,不顾严寒,送向灾区。

    故事里竭尽渲染之能力,描述了赶路的艰辛,风雪之夜的忍饥挨饿,只为了灾民能早一日吃到粮食,能多吃上一口。

    也有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大夫,还有的只是普通的百姓,只为尽绵薄之力,自然也有官员、衙役。

    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的故事,最主要的是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全是实名的。

    左家、苗家人都在其中。

    在这些故事听得差不多之后,又有了新的故事,主人公换成了秀才、举人,他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对文人的错觉),但在开封城帮助受到惊吓的孩童,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识字,不收分文。

    百姓总是愿意听到英雄事迹的,也愿意津津乐道地传颂。

    很快,各个城镇又出现了这些救灾故事的话本,纸张并不是很好,但字迹清晰,故事生动,售价很是便宜。

    最主要的是,话本上还印刷着这样一句话:每出售一本,就向开封城的希望小学捐献一文钱。

    希望小学和捐献一文钱这两个事情,立刻就成了各个城池的热门话题。

    出售话本的书店专人记账,每一本图书都有编号,出售都有登记,公开透明,每日还在书店门口写下前一日出售的图书数量,和汇总数,和捐献的银两数。

    很快,就有文人不仅前来买书,还前来捐款,所捐款箱和名单也立刻都登记在册,并且在书店外边张贴红榜,所有捐款人的名单全在其内。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一文钱献爱心”忽然就席卷了几乎大夏所有城池。

    京城内,夏云泽也收到了密报,这个“一元钱献爱心”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地传到了京城,并在京城立刻成了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