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在屋内坐了一会,然后就让刘安领他去书房,这么大的宅院自然不会没有,甚至里面的藏书还不少,不过他这时候也没心情看书了。

    赵淮安摆开笔墨纸砚,朱标先是给自己父皇去信,这个时候朝廷的会试也该开始了,新科进士举人等正好朝着灾区安排,以后不好说,但新晋官员总归还有点良心在。

    就是贪污经验不足也好啊,若是从其他地方抽调老油条,那就是换汤不换药的事情,与资本相同,官员们为了五成的利润就不介意冒险,如果有一倍的利润,他们就敢于斩首的危险,如果有三倍的利润,他们感冒着诛连亲族的风险犯事。

    何况在灾区贪污所能获得的利益又何止这些,说是十几倍的利益都不多,官员们依仗权力瓜分朝廷运来的赈灾粮食,垄断控制当地的卖粮产业,然后直接转手天价卖给受灾百姓,银子没了就让他们用房产用田亩来换,饥荒之下谁还会死抓着这些身外之物。

    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后,卖光家业的百姓也就沦落为街边的难民了,至于本就没有家业的穷苦百姓早就饿死了。

    而得利者们可谓是吃的满肚肥肠,等灾荒一过,他们手里的田亩店铺房产自然而然就又会值钱了,有了这些就可以贿赂京中上官,早日从这贫困的地方调任到江南等富庶的地区任职。

    这一套章法下来,除了筹粮赈灾的皇家以及受灾的百姓其余各个都吃饱了,算是过了个大肥年,这是真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

    朱标紧紧抿着嘴唇,面上杀气四溢,一旁伺候的刘安低着头看着脚尖,连口大气都不敢喘,书房内只有笔墨滑过信纸的细微之声。

    写完后让刘安封好,他自己坐在椅子上舒缓了一下心情,又挥笔给自己母后写起了家书,儿行千里母担忧,朱标两世为人自然懂得,写了些日常琐事让自己娘亲知晓他平安健康就是了。

    再一封就是写给自己太子妃的,这次倒不准备在写什么嘱咐她注意身体的了,那样也太显得自己只是关心她肚里的孩子,怀孕的女人容易多愁善感,本来就不能陪在她身边,自然不会再让她伤心。

    朱标文章做的还是不错的,情书也是手到擒来,言辞切切的讲述了苏杭扬州之美,许诺明年一定带她出去逛逛,有个盼头日子才好过,无论是谁都是如此。

    三封给自己最亲近家人的信件写完了,剩下的自然是其他人的了,朱标首先给大理寺卿阎东来和通政使司陈佑宗去信,让他们在京好好查查谁得了陕甘官员的好处。

    毛骧如今不可信任了,他那宅子以及几千两银子没有上报,那就说明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下场不妙了,这是在为自己准备后路。

    朱标猜测应该是胡惟庸点醒了他,毕竟朱元璋想看他们俩相互撕咬是明摆着的,胡惟庸不可能彻底击败毛骧,因为毛骧背后是皇帝,只有皇帝主动抛弃毛骧,毛骧这个亲军都尉府的统领才会死。

    所以胡惟庸自然不愿意浪费心力与他纠缠,索性就直接点醒他,你按照皇帝的意愿搞死了当朝当朝左相,连丞相都斗不过你,你这么厉害可想过自己的结局?

    任何处于毛骧这个位置的人心中都有数,历朝历代他们这种人多半是没有好下场的,或许刚开始他们是愿意为了帝皇的千古功业献身的,但时间越久人性的变化就越大,现在毛骧是想活着了。

    说实在的,朱标都替毛骧为难,他的处境进退不得,稍有差错就是满门抄斩之罪,要么按照皇帝的意愿死死盯着胡惟庸,等命令一下就扑上去咬死他,要么就跟胡惟庸合作,养寇自重以免鸟尽弓藏。

    只是这点小心思都是朱元璋十几年前就玩剩的,也不知毛骧是如何的昼夜难眠,更不知道他最终的抉择是什么,朱元璋的狗不好当啊,骨头少皮鞭多,稍有不对就容易被剥皮下锅。

    之后朱标又写了几封信,这就不是发往京城的了,而是给他的东宫门下,受灾地区太多,朱标一人分身乏术,拿下贪官污吏之后各府城都需要能独当一面的人才,朝廷派来的人多半是经验不足的新进官员,赈灾大事人命关天,交给一帮愣头青他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