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绸缪 (一)
太子病入膏肓。
对于刚刚建立不到一年的大汉国君臣来说,这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特别是那些亲眼目睹过后梁、后唐、后晋等朝兴衰更替的老江湖们,一个个竟被打击得六神无主,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完全没有了往日的从容。
并非他们对太子刘承训的感情有多深。这年头,君臣束甲相攻,兄弟反目成仇的事情屡见不鲜,一个刚刚二十六七岁,从没跟大伙一起上过战场的储君,不可能赢得一群老江湖的真心。然而,如果大汉国的储君换成了二皇子刘承训,众人对未来的所有规划,却都不得不重新考虑,另行安排。仓促之间,未免就有些鸡飞狗跳。
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意味着国运是否能够延续。对此,众老江湖们个个都深信不疑。而最近短短三十余年里,中原的朝廷,却都像中了诅咒般,没有一位继任皇帝,能延续其开国之君的英明勇武。其所在朝廷,也于短暂的辉煌之后,迅速就走向了灭亡!
想当初,朱温的大梁国,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被后唐所灭。后唐的国运经历过“邺都之变”,也仅仅延续了十年,便因为同样的问题,被石敬瑭的后晋取而代之。(注1)
后晋的第二任皇帝石重贵虽然远比第一任皇帝石敬瑭有志气,却不具备与他志气相符合的才能,所以即位五年之后,被契丹人掠为阶下囚,中原大地为此生灵涂炭。如今,同样的诅咒又落到了刘知远的大汉国头上,勉强继承了他大部分才能且已经成年的太子刘承训重病垂危,他的第二个儿子刘承佑,却是个如假包换的纨绔子弟!
“这天下,恐怕又要乱喽!”不但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们,心中对未来充满的悲观情绪。民间一些有识之士,得知太子病危的消息之后,也恐慌莫名。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从黄巢入长安到现在的近七十年里,有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血流漂杵?虽然在私人编纂的书籍和话本中,这七十年里,遭受家破身亡惨祸的,多是帝王将相。然而在事实上,草民百姓在乱世中所承受的苦难,却惨过帝王将相家十倍百倍。只是草民百姓的凄惨处境,从来引不起太多关注,也没有资格让文人墨客为他们动一下笔而已!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当年魏武帝的诗作,是对乱世最真切的描述。三国之后,便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塞外民族轮番入侵,寻常百姓在入侵的胡人眼里,只被视作“两脚羊”。而如今,北方的契丹人正在崛起,其凶残野蛮之处,丝毫不亚于当初的匈奴与羯胡……(注2)
这时代,从一方诸侯到普通百姓,对走马灯般换来换去的皇帝,心里头都没多少忠诚。但是对那些刚刚被刘知远逼出中原的契丹胡虏,却更是深恶痛绝。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大多数正常人还是希望刘知远的汉国,能多延续几天,至少,让中原的土地和百姓稍微恢复一些元气,顶住契丹人下一轮南进之潮再说!
当然,一样米养百样人,也并非所有汉家儿郎,都期待中原能长治久安。个别“胸怀大志”,或者“怀才不遇”者,巴不得动荡岁月早点归来。只有在乱世,他们才可能靠出卖和背叛,迅速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只有在乱世,他们才有机会踩着同胞的尸骨谋取个人功业。至于乱世到来之后有多少无辜者会枉死,契丹人会不会再度南侵,父老乡亲会不会再被异族当作“两脚羊”,则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左卫大将军府长史,皇子刘承佑的的心腹谋士郭允明,无疑便是这样一个“胸怀大志”者。因为去年办事不力,并且同时得罪了太原常家和麟州杨家,他的“恩师”苏逢吉也不敢保证他的前程。所以情急之下,他干脆把心一横,直接投靠了谁也不看好二皇子刘承佑,借着对方羽翼,谋取一时之喘息。
谁料“吉人”自有老天相助,郭允明本以为自己追随了刘承佑这个糊涂蛋二世祖之后,这辈子也只能蹉跎至死了。却万万没想到,这一赌,居然绝处逢生。智勇双全,且素有小孟尝之称太子刘承训,居然被一场小小的伤风,给送到了阎罗殿门口。原本谁都不看好,这辈子顶多做个太平王爷的二皇子刘承佑,则成了大汉国的唯一皇位继承人。(注3)
几天来,无论外边如何愁云惨雾,二皇子刘承佑的左卫大将军府内,却是喜气洋洋。谁都知道,皇上已经强忍悲痛,在军前召见过郭威、史弘肇、王章、慕容彦超等肱骨重臣,商量新的储君人选了。而作为唯一的选择,只要刘承佑最近这几天别主动去招惹是非,被立为太子简直是板上钉钉。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左卫大将军做了太子,他府中的长史、书吏、侍卫、帐房,怎么可能不跟着水涨船高?
作为刘承佑麾下的长史,二皇子的“贫贱之交”,郭允明将来的前途,肯定不止一部尚书或者一州刺史。同平章门下事,枢密使的官帽,都隐隐在他头顶上开始放光。
出路有了保证,人做起事情,自然就干劲儿十足。连日来,郭允明在大将军府里,不停地调兵遣将,把可能影响到刘承佑被立为储君的隐患,都尽全力遮掩消除。成车成车的金银细软,都被他派人送了出去。刘承佑以前费尽心力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美女,也被他越俎代庖,尽数赠给了留守汴梁的文臣武将。包括平素很少受人礼遇的太医馆和钦天监,都没有遗落。其中几个知名的郎中,个个都抱得美人在怀。众多观星使们,也全心满意足,不断从天空中,发掘出大汉朝国运昌隆,盛世将要重现的吉兆!
而向来贪财好色的刘承佑,竟然难得地跟郭允明投缘,凡是后者所献的计策,无不欣然采纳。凡是后者认为需要做的事情,无不鼎力支持。甚至在两人私下相处时,抚摸着郭允明柔软光滑的脊背,慨然承诺,“你尽管放手施为,出了事情我自己兜着。反正我阿爷只有俩儿子,我嫂子生的也全是女娃,我就不信,除了我之外,他还能把皇位传给第三个人!”
“臣拼着粉身碎骨,也要令殿下得偿所愿!”郭允明感动得两眼发红,转过头,退开数步,躬身及地。
太子病入膏肓。
对于刚刚建立不到一年的大汉国君臣来说,这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特别是那些亲眼目睹过后梁、后唐、后晋等朝兴衰更替的老江湖们,一个个竟被打击得六神无主,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完全没有了往日的从容。
并非他们对太子刘承训的感情有多深。这年头,君臣束甲相攻,兄弟反目成仇的事情屡见不鲜,一个刚刚二十六七岁,从没跟大伙一起上过战场的储君,不可能赢得一群老江湖的真心。然而,如果大汉国的储君换成了二皇子刘承训,众人对未来的所有规划,却都不得不重新考虑,另行安排。仓促之间,未免就有些鸡飞狗跳。
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意味着国运是否能够延续。对此,众老江湖们个个都深信不疑。而最近短短三十余年里,中原的朝廷,却都像中了诅咒般,没有一位继任皇帝,能延续其开国之君的英明勇武。其所在朝廷,也于短暂的辉煌之后,迅速就走向了灭亡!
想当初,朱温的大梁国,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被后唐所灭。后唐的国运经历过“邺都之变”,也仅仅延续了十年,便因为同样的问题,被石敬瑭的后晋取而代之。(注1)
后晋的第二任皇帝石重贵虽然远比第一任皇帝石敬瑭有志气,却不具备与他志气相符合的才能,所以即位五年之后,被契丹人掠为阶下囚,中原大地为此生灵涂炭。如今,同样的诅咒又落到了刘知远的大汉国头上,勉强继承了他大部分才能且已经成年的太子刘承训重病垂危,他的第二个儿子刘承佑,却是个如假包换的纨绔子弟!
“这天下,恐怕又要乱喽!”不但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们,心中对未来充满的悲观情绪。民间一些有识之士,得知太子病危的消息之后,也恐慌莫名。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从黄巢入长安到现在的近七十年里,有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血流漂杵?虽然在私人编纂的书籍和话本中,这七十年里,遭受家破身亡惨祸的,多是帝王将相。然而在事实上,草民百姓在乱世中所承受的苦难,却惨过帝王将相家十倍百倍。只是草民百姓的凄惨处境,从来引不起太多关注,也没有资格让文人墨客为他们动一下笔而已!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当年魏武帝的诗作,是对乱世最真切的描述。三国之后,便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塞外民族轮番入侵,寻常百姓在入侵的胡人眼里,只被视作“两脚羊”。而如今,北方的契丹人正在崛起,其凶残野蛮之处,丝毫不亚于当初的匈奴与羯胡……(注2)
这时代,从一方诸侯到普通百姓,对走马灯般换来换去的皇帝,心里头都没多少忠诚。但是对那些刚刚被刘知远逼出中原的契丹胡虏,却更是深恶痛绝。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大多数正常人还是希望刘知远的汉国,能多延续几天,至少,让中原的土地和百姓稍微恢复一些元气,顶住契丹人下一轮南进之潮再说!
当然,一样米养百样人,也并非所有汉家儿郎,都期待中原能长治久安。个别“胸怀大志”,或者“怀才不遇”者,巴不得动荡岁月早点归来。只有在乱世,他们才可能靠出卖和背叛,迅速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只有在乱世,他们才有机会踩着同胞的尸骨谋取个人功业。至于乱世到来之后有多少无辜者会枉死,契丹人会不会再度南侵,父老乡亲会不会再被异族当作“两脚羊”,则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左卫大将军府长史,皇子刘承佑的的心腹谋士郭允明,无疑便是这样一个“胸怀大志”者。因为去年办事不力,并且同时得罪了太原常家和麟州杨家,他的“恩师”苏逢吉也不敢保证他的前程。所以情急之下,他干脆把心一横,直接投靠了谁也不看好二皇子刘承佑,借着对方羽翼,谋取一时之喘息。
谁料“吉人”自有老天相助,郭允明本以为自己追随了刘承佑这个糊涂蛋二世祖之后,这辈子也只能蹉跎至死了。却万万没想到,这一赌,居然绝处逢生。智勇双全,且素有小孟尝之称太子刘承训,居然被一场小小的伤风,给送到了阎罗殿门口。原本谁都不看好,这辈子顶多做个太平王爷的二皇子刘承佑,则成了大汉国的唯一皇位继承人。(注3)
几天来,无论外边如何愁云惨雾,二皇子刘承佑的左卫大将军府内,却是喜气洋洋。谁都知道,皇上已经强忍悲痛,在军前召见过郭威、史弘肇、王章、慕容彦超等肱骨重臣,商量新的储君人选了。而作为唯一的选择,只要刘承佑最近这几天别主动去招惹是非,被立为太子简直是板上钉钉。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左卫大将军做了太子,他府中的长史、书吏、侍卫、帐房,怎么可能不跟着水涨船高?
作为刘承佑麾下的长史,二皇子的“贫贱之交”,郭允明将来的前途,肯定不止一部尚书或者一州刺史。同平章门下事,枢密使的官帽,都隐隐在他头顶上开始放光。
出路有了保证,人做起事情,自然就干劲儿十足。连日来,郭允明在大将军府里,不停地调兵遣将,把可能影响到刘承佑被立为储君的隐患,都尽全力遮掩消除。成车成车的金银细软,都被他派人送了出去。刘承佑以前费尽心力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美女,也被他越俎代庖,尽数赠给了留守汴梁的文臣武将。包括平素很少受人礼遇的太医馆和钦天监,都没有遗落。其中几个知名的郎中,个个都抱得美人在怀。众多观星使们,也全心满意足,不断从天空中,发掘出大汉朝国运昌隆,盛世将要重现的吉兆!
而向来贪财好色的刘承佑,竟然难得地跟郭允明投缘,凡是后者所献的计策,无不欣然采纳。凡是后者认为需要做的事情,无不鼎力支持。甚至在两人私下相处时,抚摸着郭允明柔软光滑的脊背,慨然承诺,“你尽管放手施为,出了事情我自己兜着。反正我阿爷只有俩儿子,我嫂子生的也全是女娃,我就不信,除了我之外,他还能把皇位传给第三个人!”
“臣拼着粉身碎骨,也要令殿下得偿所愿!”郭允明感动得两眼发红,转过头,退开数步,躬身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