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本遣使臣来大明,完全在朱元璋的意料之中,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派遣使臣而来的,竟然是大觉寺统的南朝朝廷。
在和李晗通信之前,他对南北朝分裂的政局并没有完整的认知,以至于在此之前,他一直误以为日本有一个能够被所有老百姓和各方势力都认可的“日本国王良怀”。
在洪武二年时,他曾派遣使臣杨载等人前往日本,向“日本国王良怀”递交国书,要求其制止倭寇进犯大明海疆,同时让其称臣朝贡,但“良怀王”杀了使团中的五人,并扣留了使臣杨载三个月。
当时,虽然朱元璋对于倭寇小国斩杀扣留使臣震怒不已,但受制于大明和日本之间辽阔的海洋,加上有元朝三征日本的前车之鉴,他也只能忍气吞声下来。
在洪武三年时,由于倭寇实在猖獗,无奈他只能再派出使臣,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倭乱,令人意外的是,“良怀王”居然痛快的答应了,向大明称臣并朝贡。
正当他以为倭乱至此能休矣时,未想,倭寇竟是越来越猖獗,以至于他不得不一再加强海禁,最终断绝了和日本的朝贡关系。
和李晗通信后,他才彻底明白,那“日本王良怀”,实际上是南朝的怀良亲王,而怀良亲王于洪武四年便已隐退,其后和大明联系的所谓“良怀王”,要么是南朝冒充的,要么是北朝冒充的。
倭寇之所以不绝,都是自己被南北朝给耍了!
如今大明国力日益强盛,在彻底灭绝沿海倭寇后,也让南北朝见识到了大明的实力,这些畏威而不怀德的家伙,自然希望重新和大明攀上关系,以彰显自己才是日本正统。
这一点,从南朝使臣呈递的所谓国书便可看出。
国书中写道,如今南朝的后村上天皇,乃第九十代天皇龟山天皇的子孙,且持有皇室世代相传的三神器,为皇室正统,愿接受大明之册封,成为朝贡之国,与大明世代友好通商。
看完后,朱元璋很是不屑的笑了,这些毫无教化的倭人,一听闻大明开了海禁发展海贸,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豺狼,一拥就来了。
贸易,果然是个好东西啊!
只不过,这些倭人看中的是大明的利,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国内的真金白银,已经被大明盯死了!
同时国书还写道,倭寇之流,皆来自四国和广岛等地,而这些地方,由室町幕府所统治。
言下之意,倭寇祸害大明疆域,全是北朝的责任,而朱元璋对于此也是嗤之以鼻。
他自然清楚,倭寇来自日本各地,南朝北朝都脱不开干系!
国书是由鸿胪寺官员呈交的,他并不打算面见南朝的使臣,最起码现在还不行,他在等,等着北朝使团。
至于南朝的使团,每天都在上奏请求觐见,都被他以事务繁忙为由给打发了,就让鸿胪寺的那群夫子去和使团扯皮去吧。
在和李晗通信之前,他对南北朝分裂的政局并没有完整的认知,以至于在此之前,他一直误以为日本有一个能够被所有老百姓和各方势力都认可的“日本国王良怀”。
在洪武二年时,他曾派遣使臣杨载等人前往日本,向“日本国王良怀”递交国书,要求其制止倭寇进犯大明海疆,同时让其称臣朝贡,但“良怀王”杀了使团中的五人,并扣留了使臣杨载三个月。
当时,虽然朱元璋对于倭寇小国斩杀扣留使臣震怒不已,但受制于大明和日本之间辽阔的海洋,加上有元朝三征日本的前车之鉴,他也只能忍气吞声下来。
在洪武三年时,由于倭寇实在猖獗,无奈他只能再派出使臣,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倭乱,令人意外的是,“良怀王”居然痛快的答应了,向大明称臣并朝贡。
正当他以为倭乱至此能休矣时,未想,倭寇竟是越来越猖獗,以至于他不得不一再加强海禁,最终断绝了和日本的朝贡关系。
和李晗通信后,他才彻底明白,那“日本王良怀”,实际上是南朝的怀良亲王,而怀良亲王于洪武四年便已隐退,其后和大明联系的所谓“良怀王”,要么是南朝冒充的,要么是北朝冒充的。
倭寇之所以不绝,都是自己被南北朝给耍了!
如今大明国力日益强盛,在彻底灭绝沿海倭寇后,也让南北朝见识到了大明的实力,这些畏威而不怀德的家伙,自然希望重新和大明攀上关系,以彰显自己才是日本正统。
这一点,从南朝使臣呈递的所谓国书便可看出。
国书中写道,如今南朝的后村上天皇,乃第九十代天皇龟山天皇的子孙,且持有皇室世代相传的三神器,为皇室正统,愿接受大明之册封,成为朝贡之国,与大明世代友好通商。
看完后,朱元璋很是不屑的笑了,这些毫无教化的倭人,一听闻大明开了海禁发展海贸,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豺狼,一拥就来了。
贸易,果然是个好东西啊!
只不过,这些倭人看中的是大明的利,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国内的真金白银,已经被大明盯死了!
同时国书还写道,倭寇之流,皆来自四国和广岛等地,而这些地方,由室町幕府所统治。
言下之意,倭寇祸害大明疆域,全是北朝的责任,而朱元璋对于此也是嗤之以鼻。
他自然清楚,倭寇来自日本各地,南朝北朝都脱不开干系!
国书是由鸿胪寺官员呈交的,他并不打算面见南朝的使臣,最起码现在还不行,他在等,等着北朝使团。
至于南朝的使团,每天都在上奏请求觐见,都被他以事务繁忙为由给打发了,就让鸿胪寺的那群夫子去和使团扯皮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