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领兵出君士坦丁堡,向着西北方向进发,经过十天行军之后,一条大河出现在了面前,这就是著名的多瑙河。

    欧洲的地形并不复杂,接下来就是沿着多瑙河,直插欧洲的腹心之地——维也纳!

    萨拉丁曾经建议过,跨海攻击罗马,拿下教廷,撼动欧洲的信仰灯塔。

    不过岳飞拒绝了他的建议,而是选择了最稳妥,也是最不容易的陆上进军。

    岳飞不知道,在几百年之后,奥斯曼最强的苏莱曼大帝曾经两次沿着这条路线,攻击维也纳,两次功败垂成。

    距离太长,损失了攻城器械,加上补给困难,气候问题,士兵多病……反正只是非战斗减员,就让那位大帝苦恼不已,不得不退兵。

    现在的担子都压在了岳飞肩上,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传我命令,整顿所有甲骑,以三百人为一队,轻重混编,交替前进,以为全军先锋。”

    自从出了东罗马的版图之后,岳飞就开始重新调整人马部署。

    首当其冲自然是骑兵,要说起来,光是岳飞手上的骑兵就分好几种,其中有少数的大宋精骑,还有数量相当多的辽国骑兵,以及东罗马和塞尔柱的散骑。

    不光骑兵来源多,使用的兵器也不同,宋军基本上进入了火器时代,其他的兵马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就连弓弩数量也严重不足。

    军队千差万别,这是最让统帅发愁的事情。

    岳飞却恍若未闻,他命令少数宋军骑兵,跟辽兵和散骑混编,三百一队,仿佛齿轮,滚动向前,替大军探查情况,妥善推进。

    在骑兵之后,就是步卒,同样,岳飞依旧进行了混编,他把东罗马的方阵放在最外面,然后依次是刀盾兵,火枪手,弓箭手……他们层层叠叠,组成了大军的鳞甲,护卫在最外层。

    至于中间,那就是以车队为主的辎重队伍。

    除此之外,岳飞手里还有一万五千名宋军精锐组成的预备队,或者说是宪兵,总督战队。

    大军交替向前,宛如一条滚动的巨龙。

    岳飞以一种时刻迎战的态势,向前进军,速度谈不上快,却也不慢,只能算四平八稳,平平无奇。

    可是伴随着大军攻占贝尔格莱德,向着布达进军,人们渐渐明白了岳飞的厉害。